崎岖qí qū❶道路险阻不平。李白《送友人入蜀》: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元结《宿无为观》:九疑山深几千里,峰谷崎岖人不到。 ❷跋涉。储光羲《新丰作贻殷四校书》:岂念千里驾,崎岖秦塞中。 ❸犹言辛苦,历经艰辛。沈佺期《同工部李侍郎适访司马子微》:崎岖待漏恩,怵惕司言造。王维《献始兴公》:不要坐梁肉,崎岖见王侯。储光羲《赴冯翊作》:蹭蹬失归道,崎岖从下位。 ❹犹言缠绵,曲折。孟郊《旅次湘沅有怀灵均》:骚文衒贞亮,体物情崎岖。杜甫《别张十三建封》:眼中万少年,用意尽崎岖。 崎岖qíqū形容山路高低不平坦 △ 山路~。 【同】坎坷 【反】平坦 崎岖qíqū〈形〉山路不平坦,多比喻前进道路曲折艰难:山地崎岖│崎岖不平│崎岖坎坷。 【同义】不平│艰难│坎坷。 【反义】平缓│平坦│平展。 崎岖qíqū山路不平坦的样子。 【组词】道路崎岖︱蜿蜒崎岖︱崎岖的山道︱崎岖不平︱十分崎岖 【例句】山路这样崎岖,他架着双拐,已经走了几十里。 ❍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近义】坎坷 【反义】平坦 崎岖qíqū【释义】 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
【色彩】 中性。
【近义】 坎坷。
【反义】 平坦︱平展︱坦荡。
【扩词】 崎岖小道︱崎岖不平。
【造句】 ❍ 小路~,我们走了大半天才到了猫儿庄。 ❍ 汽车在~不平的山路上颠簸了八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崎岖qíqū形容山路等不平。例如: ❶ 山路崎岖,夜黑难行。(陈残云《山谷风烟》) ❷ 离开这崎岖的蜀道,走那些广阔自由的大路! (茅盾《虹》) ❸ 虽也有稍高亢些的岭,但总少有崎岖的鸟道与怪石巉岩的风致。(吴伯箫《阴岛的渔盐》) ❹ 我缘着崎岖的小径走去,……(刘白羽《武夷颂》) ❺ 上下于东西山坡之间,崎岖的地方却是小毛驴看着都会腿软。(康濯《水滴石穿》) ❻ 大家努力,一齐向前! 压平路上的崎岖,辗碎前面的艰难。(叶圣陶《路》) “崎岖”可以跟“不平”等形容词语连用。例如: ❼ 这条新路崎岖不平。 ❽ 陈文娣虽然也觉着这世道越来越崎岖不平,但是她的人道主义的信念,却是不肯放弃。(欧阳山《苦斗》) ❾ 这里的山路狭窄崎岖,汽车随时都可能发生故障抛锚。 例 ❽ ,“崎岖不平”用于“世道”,是比喻用法。 崎岖qí qū道路险阻不平。 ❶比喻处境困难。《史记·燕召公世家》:“燕(外)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也。”也作“㩻㩻”。《宋书·袁湛传附弟豹》:“(谯)纵之淫虐,日月增播,刑杀非罪,死以泽量。而待命寇仇之戮,肢𨸟豺狼之吻,岂不柂诚南凯,延首东云,普天有来苏之辛,而一方怀后予之怨。”也作“輡(坎)轲”。《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坎轲而留滞。”王逸注:“輡轲,不遇也。言己年已过五十,而輡轲沈滞,卒无所逢遇也。”洪兴祖补注:“輡轲,车行不平。一曰不得志。”也作“辖轲”。《古诗十九首》之四:“无力守穷贱,辖轲长苦辛。”三国·魏·嵇康《述志》之二:“轗轲丁悔吝,雅志不得施。”也作“辕轲”。元·陶宗仪《辍耕录)卷二二:“时多困辕轲,事或忻遭逢。”也作“坎坷”。宋·王谠《唐语林·方正》:“李以定册立武后勋,恃宠任势,王恶而弹之,坐是见贬,坎坷至于终。”也作“坎轲”。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内容多半是,惟才子能怜这些风尘沦落的佳人,惟佳人能识坎轲不遇的才子,受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成了佳偶。 ❷比喻世情险恶。宋·王安石《修广法师喜堂》:“忆初救时勇自许,长大看俗尤崎岖。” 崎岖qiqu形容山路不平:~的山间小道|越靠近山顶,脚下的路就越~ 崎岖(同)坎坷 (反)平坦 坎坷、崎岖;平缓、平坦[坦平]○坎坷kǎn kě(形)道路、土地坑坑洼洼,也比喻人生不得志:~不平的道路|人的一生充满~|半世~|历经~|~的从艺生涯。 ○崎岖qí qū(形)高低凹凸不平,比喻环境艰难、不顺:山路~蜿蜒|道路泥泞又~|~的山间小路|坎坷~的悲壮历程|人生的道路是~不平的。 ●平缓píng huǎn(形)(地势)平坦,倾斜度小;(心情、声音等)平和:黄河下游地势~|这里的山势比较~|语调~| 口气~|呼吸~。 ●平坦píng tǎn(形)(地势等)没有高低凹凸,比喻人事无艰险:地势~|广场宽广~|走惯了~的路|在科学上是没有~大路的|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直~|道路~开阔|仕途~|不~的学习道路。也说【坦平】。 平坦←→崎岖píng tǎn ← → qí qu平坦:没有凹凸高低。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例】 他看了看那支空荡荡的渡船,接着又向河对岸了望。那是一片平坦的土地,也是空荡荡的,已经翻耕过了。(沙汀: 《过渡》) 经过了一段崎岖的山路以后,便在我们面前敞开了一个广阔的原野。(翦伯赞:《内蒙访古》) 崎岖qí qū〖形容词〗 高低不平的样子(1)。《归去来辞》:亦崎岖而经邱。——又经过高低不平的山丘。 崎岖❶ 形容地势或道路高低不平。陶潜《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而经丘。” ❷ 比喻困厄,历经险阻。《史记·燕召公世家》:“燕外迫蛮貉,内措齐晋,~强国之间,最为弱小。” 路况 路况道路八面相通:八达 道路高低不平:坎坷(坎坷不平) 坎轲轗轲 輡轲 崎岖(崎岖不平) 道路险阻不平:岖(岖崎) 崎岖而狭窄:险仄 道有艰险:摧轮 山路险陡:蛾度虵行 道路阻塞:路塞 草多路阻:茀 道路阻绝:路绝
另见:平坦 宽阔 狭窄 交通 ☚ 路况 道路弯曲 ☛
地势不平 地势不平地势高低不平:崎岖 险恶不平:险秽 险峻不平:嵚嵌 崭嵌 险峻不平的样子:隐辚 龉龉 ☚ 地势 地势险要 ☛ 崎岖qí qū❶山路高低不平。李白《送友人入蜀》:“见说蚕丛路,~~不易行。” ❷处境困难。文天祥《平原》:“~~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节。” 崎岖崎嶇qí qū亦作“陭𨸟”、“㩻𨸟”。 ❶地面高低不平貌。 《济世元真伤寒全部解义先圣遗范·凭虚子序》:“巉岩之路,坐视岐岖而倾跌;泛滥之水,目极洋溢而横流。” ❷比喻处境困难。参见“崎岖僻陋”条。 崎岖rugged;rough 人生的道路是~的。Life is full of twists and turns.or:It’s not plain-sailing in one’s life./~不平rough and unev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