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山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山门日本延历寺的别称。参见“延历寺”。 山门shān mén寺院大门。郑谷《别修觉寺无本上人》:山门握手无他语,祗约今冬看雪来。 山门 山门佛寺的大门。 ☚ 崒嵂 打了问讯 ☛ 山门 位于安徽省宁国县城北15公里文脊山区的山门山之中。古名石门,别称灵岩。据县志载,此处怪石林立,遍布洞府,其中有“大小七十二洞,著名者有灵岩、龙潭、枇杷、碧云、夕阳、紫云、涟漪、朝阳等八洞。各洞独具一格,千姿百态,它们相距仅半公里。灵岩洞(即山门洞)最为奇特,高10米,宽17米,石壁峭立,四壁斩绝,划然中开,形若天门洞府。入门有狮子峰,若昂首吼狮。稍进有朝阳、澡锅二洞。门外有古银杏10余株,参天蔽日,此处远望有田畴村落,更有奇峰突兀,似桃源幽境。山门洞相传为东晋太和年间(公元366—371年)瞿硎发现,后隐居于紫云洞,死后葬此,后人更洞名为“瞿硎石室”。唐代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在灵岩洞旁建灵岩寺。与山门相联缀之间有碧云、紫云、涟漪诸洞。碧云洞内一潭泓渊,深不可测;紫云洞在山之高处,“杳深而明,时出云气”;涟漪洞可容百人,清流洞底,萍藻鱼游可见。 〔古诗文赏析〕 寄游山门
“苍山自为门,呀豁异镌。”起二句点出山门的状貌,也是对“山门”名称由来的阐释,山门之妙,妙在自然。以其天然形态构造而成,全在造化之功,而非人力雕琢,从那岩壁石质形态上看,确实如此。诗人着重强调山门的形态特点及非人工所为的自然状貌,这正是“山门”最有观赏价值之点。 可以设想,当友人看了这两句诗后,便会产生寻幽探奇的愿望,欣然欲往了。可是,路途怎样呢?诗人好象摸透了友人的心情,接着便加以详细描述: “路通石壁尽,潦起田穟陷。”道路至石壁便算到了尽头,因为大水淹没了田野,过不去了。田里的禾苗也淹没在水中。看来来的还不是时候。“傍岭有结庐,潜潭净于鉴。闻之固欲往,久雨湿泥烂。”附近的山岭上有茅屋,山洞里还有一潭泓渊,干净明亮,潭面如镜,听别人说如此,我很想去看看,可是因久雨路面泥泞,车子也不好走,因而只好作罢。“莫陪太守车,然诺岂诳赚。遥遥桥上去,望望马犹站。畏滑不敢行,非关惜鞯。”似乎诗人为了证实自己所说的不是假话,或许也是为了友人同来观赏,也许仅仅是表现心中的遗憾,他又反复诉说路途的艰难,马车的打滑不便行走,似乎可以想见诗人连叹“可惜、可惜”感叹白来一趟的沮丧神态。 欧阳修评梅尧臣的诗说:“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此诗便是如此。开头二句便把最精彩的景物告诉你,让你来看;而还有值得看的东西诗人自己却没有看成,让你来补充,并且一再解释自己为何未能看成的原因,更诱发你一睹为快的愿望。若无“结庐”、“潜潭”的进一步诱惑,诗人会有这种遗憾吗?对于读者来说,这种遗憾却增添了前往观赏的渴望,这或许是梅尧臣希望达到的另一种效果吧? (周家群) 〔现代散文〕 由宁国县城西行,在风光秀美的宁国至港口公路上行约10公里便是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工厂宁国水泥厂。 就在这座水泥城西南约2公里的山区,颇有声名的皖南古风景名胜点山门洞依然悠情久远地镌留着。 山门洞别称灵岩。一座不算太高的山梁横亘如城,而洞则穿山而成,俨然如古代城墙的门洞,因之得名山门洞。今天,一条简易公路穿洞而过,洞之两口处古银杏树数株,参天而立,石壁上漏缝更迭,古藤漫布而婆娑,人立其前,一种思古幽情油然而生。 门洞之内,宽广约六余丈,顶高逾10来米。顶穹开阔,钟乳石林立倒悬。石壁之上,留有古人题刻多处,只是年代久远,又无封闭遮挡之物,风雨的浸蚀,早已失去原有的风韵而变得隐约难辨了。只是从众多的落款处可知,这些题刻多为明、清人所为。 山门洞之奇秀,古人早有定评,所谓“天下之奇山有门,山门之奇天下无”。即是原由。查《宁国县志》,这座“石壁峭立,划然中开,俨若城阙”的天然造化,早在东晋就发迹扬名了。东晋瞿硎归隐修道炼丹,求隐静秀丽处而至文脊山中,发现姿态各异的朝阳、紫云、涟漪、枇杷、龙潭、山门诸洞,恋留下来而修身炼丹。此后,这块风光秀奇而僻静的山场再也不静了。至唐而后,文脊山建有寺庙多座,香火之盛遐迩闻名。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知宣州时,曾多游于此,其诗《游山门》中写道:“溪水激激山攒攒,苍岩腹封壁四环。一门中辟伏惊澜,造物为此良有源……”就是对山门洞状物抒情的赞语。北宋宣州大诗人梅尧臣更是频频兴游,赋诗题文,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墨客骚人,接踵不绝,遂使山门以其奇秀扬名于世。而今天,人们只是从典籍和地方志书中寻其根脉问其诗章,至于何时寺毁香断,已无可考了。 游完山门洞,令人感叹的是大自然的无穷力量,文脊山以其天工造化,生就了以山门洞为标志的美不胜收的溶洞群,确是对中华古文明的贡献;今天,它又以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诞生了一个规模恢宏的水泥城,滋生了宁国水泥厂、胜利水泥厂和宁国县水泥厂,以年总产二百余万吨的优质水泥支援国家建设和出口创汇,又为现代文明增辉添彩。 (潘家栋) 山门shān mén寺庙的大门。钱起《题延州圣僧穴》:“默默山门宵对月,荧荧石室昼燃灯。” 山门 山门佛寺的大门,也泛指寺院。如《水浒》曰: “不可剃度他,恐久后累及山门。”原称“三门”,《释氏要览·住处》:“凡寺院有开三门者,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三解脱门……谓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后因佛寺多处山居,乃以“山门”呼之,白居易《寄韬光禅师》:“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书中第八十九回: “那和尚慌的鸣起钟鼓来,出山门迎接,远远在马道口上等候。”这里是指永福寺大门。 ☚ 梵宇 烧陌钱纸 ☛ ![]() ![]() 山门1shān mén佛寺的大门: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四一·947) 山门2shān mén戏曲名,又叫《鲁智深醉闹五台山》或《醉打山门》,是明末清初邱园《虎囊弹》传奇中的一出,演唱《水浒》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后醉打山门,因而被师父打发离山的故事(现存《缀白裘》三编):安静看戏罢,还没唱~,你倒《妆疯》了。(二二·489)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墳墓 > 山門 山門 shānmén 即墓門。《宋書·袁顗傳》:“奈何毁擲先基,自蹈兇戾。山門蕭瑟,松庭誰掃?” 山门shān mén甘肃永登薛家湾人“绍句”谓屎门、屁股。 各种门 各种门建筑物正面直通堂屋的主要的门:正门 头门 ☚ 门窗 城门 ☛ 佛寺 佛寺寺(寺宇;寺刹;寺舍;寺院;禅寺;萧寺;僧寺) 刹(金刹;宝刹;香刹;灵刹;凤刹;霞刹;梵刹;禅刹;佛刹;僧刹;古~;净刹;鸳刹;金刚刹;黄金刹;青鸳剎) 蓝(伽蓝;精蓝;僧蓝;僧伽蓝) 山院 律院 规院 佛宇 佛地 佛土 佛图 佛庐 佛龛 佛界 佛宫 佛扄 佛家 佛国 佛寮 僧社 僧院 僧庵 僧馆 僧居 僧家 僧庐 僧国 禅门 禅宇 禅居 禅房 禅家 禅观 禅庭 禅庵 禅院 禅庭 双林 青林 檀林 鸡林 只林 只苑 只园(只园精舍) 只树(只树园;只树林;只树给孤独园) 只洹(只洹精舍) 奈园 奈苑 鹄苑 净境 净域 净院 净界 净居 净宇 净宫 净住(净住舍) 净坊 梵宫 梵宇 梵堂 梵域 梵界 梵居 梵家 梵构 梵林 梵室 梵处 法宇 宝坊 浮居 浮坊 觉场 道场 招提 拓提 精庐 兰若(阿兰若) 练若 莲宫 莲宇莲境 莲舍 莲界 福界 金界 真界 香界 香台 香阜 香海 香积 香地 银地 银庭 雷室 灵室 灵宇 灵宫 灵龛 灵栖 灵竺 山门 三门 云门 云庭 青莲(青莲宇;青莲舍;青莲界) 龙泉 长男 鹤苑 鹤庙 鹤林 鹤树 鹫台 鹫岭 鹫殿 鹫山 鹫岳 鹫岭 鹫室 鹫峯 鹫堞 金地 金田 仁祠 福宇 僧宇 宝宇 法宇 真宇 月宇 花界(莲花界) 花宫 观阙 规院 像塔 像阁 化城 仙陀 绀宇 绀坊 绀园 绀殿 空居 青鸳 招提 龛庙 神庙 佛庙 塔庙 龛庙 禅林 香林 贝叶宫 梵王宫梵王宇 梵王家 梵王居 梵仙宫法王家 净住舍 雨花社 先佛场青莲宫 给孤园 金仙地 香岩地清凉居 竹林园 十方地面 拓斗提奢 结孤独园 僧伽罗磨 另见:僧人 念经 出家 ☚ 道观 寺舍 ☛ 墓室 墓室室(扃室;玄室;元室) 泉宫 冢堂 玄扃 桂寝 ☚ 陵墓 墓穴 ☛ 山门 山门古代寺庙建筑群中充作出入口的大门,称为“山门”。一般位于寺庙建筑群的前端,式样有墙门式、屋宇式等,主要根据寺庙建筑的大小来定。唐代佛寺山门里边还常塑造诸如力士、金刚之类的佛像。 ☚ 门楼 洞门 ☛ 山门 山门位于县城北文脊山中,古名石门,又称灵岩。奇峰兀立,怪石罗列,洞府众多,著名的有龙潭、紫云、枇杷、涟漪、山门、朝阳等6洞,以山门最奇。山门洞高10米,宽17米,石壁削立,划然中开,俨若城,可通车马。门外有银杏数十株,参天翳日;门内有狮子峰,如昂首吼狮;旁有水洞、天洞、莲花洞等。石笋、石花、石兽各具风姿。东晋太和年间(366—371),瞿硎曾隐居紫云洞,死后葬此,后人称此洞为“瞿硎石室”,并立石碑纪念。山门一侧唐代建有寺庙。历代名人沈括、施闰章等均曾来此游览吟咏。清诗人周赟作诗赞叹:“山下有门已奇绝,门内有山奇何如?天下之奇山门有,山门之奇天下无。” ☚ 4. 宁国县 仙人塔 ☛ 山门 山门古名石门,又称灵岩。在安徽省宁国县城北15公里处。奇峰、怪石、幽洞,千姿百态,各具风韵。著名的岩洞有紫云、灵岩、朝阳、涟漪、枇杷、龙潭等洞。其中灵岩洞(今名山门洞)最奇,宽约17米,高10米,东晋瞿硎曾隐居紫云洞,死后葬此。后人更此洞名为“瞿硎石室”,并立“晋隐者瞿硎先生石碑”。唐贞元间,于灵岩洞旁建寺,从此,僧人云集,香火兴盛,文人雅士接踵而至。宋科学家沈括知宣州时常游此,历代名人吟山门诗甚多。其中以“天下之奇山有门,山门之奇天下无”句尤为后人传诵。 ☚ 桃花潭 五松山 ☛ 山门shan men【佛教】❶the Gate of a Buddhist temple 山门temple door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