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马六甲海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马六甲海峡Malacca,Straitof

海峡名。在今亚洲东南部马来半岛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之间,连接南海和安达曼海。通航历史已达2000多年。公元1971年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联合宣布马六甲海峡不是国际水道,三国共同管理。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Maliujia haixia

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狭长水域,是联系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西北-东南走向,西口宽,东口窄,包括新加坡海峡总长900公里,宽40—140公里,水深25—113米,峡底较平坦,可通行20万吨船只。自古就是东亚国家与南亚、西亚及非洲、欧洲国家海上联系的交通要道。现在,每年有10万余艘船只通过这里,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海峡由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管。海峡内的新加坡是世界著名大港,马六甲、槟城也是重要港口。

马六甲海峡

☚ 东亚花彩列岛   波斯湾 ☛

马六甲海峡Strait of Malacca

在东南亚马来半岛同苏门答腊岛之间,连接南海与安达曼海,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长1080公里,宽37—370公里,水深25—151米。重要海运通道。可通航20万吨海轮。主要港口新加坡。

马六甲海峡

位于亚洲东南部的马来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中国的南海和安达曼海的水道,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要道和欧、亚、非三洲海上交通纽带。因临近马来半岛的古代名城马六甲而得名。长约1100千米,最窄处约40千米。水深约23~113米。可通过20万吨级海轮。年通过海峡的船只5万艘以上(1980年), 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海峡东南有新加坡、巴塔姆岛和宾坦岛,西北口有普吉岛和韦岛,共扼海峡。16世纪以来海峡成为殖民主义者争夺之地。1824年后被英国控制。1941年后日本从英军手中夺得控制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峡重新由沿岸国家控制。1971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发表联合声明,反对马六甲海峡“国际化”,宣布由三国共管海峡事务,并采取措施限制超级大国对马六甲海峡的渗透和扩张活动。现为美国宣布控制的世界上16个海上航道咽喉之一。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

世界著名国际航道。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因临近马来半岛上的马六甲而得名。连接南海与安达曼海,扼太平洋、印度洋与亚、澳、欧、非四洲的水运咽喉。海峡呈西北—东南走向,包括新加坡海峡,长约900公里。西北宽、东南窄,最窄处在东岸波德申港附近的1.8米浅滩处,宽约5.4公里。峡底较平坦,水深由北向南、由东往西递减,一般为25—27米。主要泻水航道偏于海峡东侧,可航吃水20米的巨轮。两岸地势低平,西岸多红树林海滩、沼泽和泥质岛屿,淤积旺盛,大船不易靠岸。东岸有零散的岬角或岩岛,便于船只停泊。东南海岸线可伸60—500米。海峡中有珊瑚礁和小岛,海峡大陆架盛产石油和锡。通航历史远达两千多年。是环球航线的一个重要环节。70年代每天通过的船只约150艘。1971年11月16日,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联合宣布马六甲海峡不是国际水道,为维护领海权利,三国共管海峡。

☚ 马王堆汉墓   马达加斯加 ☛

马六甲海峡Malacca,Strait of

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世界重要海峡之一。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因濒临古代名城马六甲而得名。水道狭长,从西部韦岛至东部的皮艾角长1080公里,包括东端新加坡海峡则长1185公里。西北敞开出口宽370公里,东南收缩宽37公里。底部平坦,主航道水深约25米~151米,可通航20万吨级船舶。海峡处在赤道无风带,利于航行。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各国经济发展迅速,东西方贸易交往频繁,海峡的航运剧增。目前每年通航船舶多达10万余艘。船舶通行量及运载货物量居世界各海峡第二位,仅次于英吉利海峡。沿岸港口林立,有新加坡、马六甲、槟城、巴生港、棉兰等。其中新加坡港扼马六甲海峡东南出口,气候和水文条件优越,其进出口船舶总吨位,经常与鹿特丹港相争首位,集装箱运输已超过鹿特丹,仅次于香港居世界第二位。

马六甲海峡

Malacca Straits; Strait of Malacc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9: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