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柰一0352①名一种中草药。闽语。广东潮州、汕头。翁辉东《潮汕方言・释草木》:「药物有名仙利者,应作~,又即沙薑。按:李时珍云:『~本名山辣,讹为~。』」②名元荽;香菜。中原官话。甘肃甘谷。李恭《陇右方言发微》:「陇右人茹荤时多用葰香以减膻气,称为~。」   山柰【同义】总目录 山柰山辣山柰galanga peacock lilyKaempferiagalanga,别名沙姜。姜科山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基数x=12。根状茎块状,有芳香,叶基生,近圆形,自两叶间抽出穗状花序,晨开午凋,次第开放,两性花, 白色具香气。花期8~9月。原产印度,中国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有栽培。喜阳光充足、高温湿润的气候及排水良好,肥沃的砂壤土。用根茎和分割株丛的方法繁殖,初冬用沙埋藏,至次年3~4月种植、栽植后约一个月出苗。山柰叶片肥大,叶脉明晰,贴地面生长,是良好的地被材料,盆栽宜置于室外及阳台观赏。根茎可入药或作调味用。 
同属观赏植物还有海南三七(K. rotunda),多年生草本,具根状块茎,叶椭圆状矩形,叶面有深绿色斑纹,背面紫色。穗状花序4~6朵,先叶开放,花白色,唇瓣蓝紫色,花期4~5月。中国云南、两广、海南、台湾有分布。块茎可入药。山柰药名。见《本草纲目》。又名三柰、山辣、沙姜。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 galangaL. 的根茎。主产广西、广东、云南、台湾等地。辛,温。入脾、胃经。温中,消食,祛风,化湿,止痛。 ❶治胃脘寒痛,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跌打损伤。煎服: 3~6g。 ❷治风虫牙痛,牙宣口臭,淋巴结炎。研末擦或煎水含漱。本品含挥发油,主要成分有龙脑、桂皮酸乙酯、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蒈烯、对甲氧基苏合香烯等。又含山奈酚及山柰素。山奈酚对动物有消炎及维生素F样作用。根煎剂在试管中对常见皮肤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 山柰shān nài《本草纲目》草部第14卷山柰(9)。药名。 【基原】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 galanga L.的根茎。 【别名】三奈子(《海上方》),三赖(《品汇精要》),三柰、山辣(《本草纲目》),三藾(《南越笔记》),沙姜(《岭南采药录》)。 【性味】辛,温。 ❶《品汇精要》:“味辛,性温,无毒。” ❷《本草汇言》:“味辛甘,性温,无毒。” 【归经】入胃经。 ❶《本草汇言》:“入足阳明、太阴、厥阴经。” ❷《本草再新》:“入心、脾、肾三经。” 【功用主治】温中,消食,止痛。治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损伤,牙痛。 ❶《品汇精要》:“辟秽气;为末擦牙,祛风止痛及牙宣口臭。” ❷《本草汇言》:“治停食不化,一切寒中诸证。” ❸《岭南采药录》:“治跌打伤,又能消肿。治骨哽,以之和赤勺、威灵仙等分,水煎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二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研末调服或㗜鼻。 山柰shānnài中药名。出《本草纲目》。别名三奈、沙姜。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 galanga L. 的根茎。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台湾等地。辛, 温。入脾、胃经。温中, 行气, 止痛。治胃寒痛, 消化不良,腹痛泄泻。煎服: 6 ~9 克。治牙痛, 研末擦或煎水含漱。本品含挥发油、山柰酚和山柰素。山柰酚对动物有消炎与维生素P 样作用。根煎剂在试管中对常见皮肤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 
山柰 山柰 山柰山奈,又名三柰子、三辣、沙姜。始载于《本草品汇精要》,原名三赖。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 galangaL. 的根茎。12月至次年3月间,地上茎叶枯萎时,挖取1~3年生根茎,洗去泥土,除去须根,横切成片,用硫黄熏一天后,晒干,忌用火烘。 横切片呈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2cm,厚3~5mm。外皮浅褐色或黄褐色,皱缩,有时可见根痕、环节纹及残存须根。切面类白色,富粉性,偶见内皮层环纹,中柱常略凸起,习称“缩皮凸肉”。质坚脆,易折断。气芳香,味辛辣。主产于广西、广东省区; 此外,云南、福建、台湾省亦产。 本品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功能温中,除湿,行气,止痛。主治心腹冷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及牙痛。作用与甘松相似,故常同用于治疗胃脘疼痛,或选配木香、丁香、砂仁、延胡索等。治牙痛多外用,如《海上方》用山柰(面裹煨)、麝香为末,口含温水,随牙痛一侧搐鼻内,漱水吐去;《摄生众妙方》用皂角一个,去穰,纳入山柰、甘松各三分,花椒、盐不拘多少,以塞满皂角为度,用面裹炼红,研为末,每日擦牙。综上所述,山柰以治诸痛为主,因其性温能温中祛寒,气香能行气化湿,使寒散湿除,故痛可止。煎服,3~6g。阴虚血亏、胃有郁火者忌服。 实验研究: 山柰根茎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龙脑、桂皮酸乙酯、莰烯、左旋α-△3-蒈烯等。又含山柰酚、山柰素。 山柰酚有抗炎作用及维生素P活性,其效力较山奈甙差而与槲皮甙相似。 ☚ 丁香 芥子 ☛
山柰 山柰蒙古名查干—嘎、嘎札、额勒孙—嘎。为姜科植物沙姜(Kaempferia galanga L.)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泥土,切片,晒干。 本品味辛、苦、涩,性热、涩、锐、燥、轻; 有祛巴达干赫依,清血,调理胃火之功效。用于 ❶胃火衰败,精华与糟粕分离功能衰弱,胃痛等:与碱花、硼砂、寒水石等配伍制成四味白剂用。 ❷头部赫依病:与石榴、蛇床子、豆蔻、肉豆蔻、茜草等配伍,制成六味山柰散用。 ❸月经不调,血痞及妇血症等:与火硝、碱花、沙棘、大黄、蛇肉等配用。 ☚ 光明盐 木香 ☛
山柰 山柰曼嘎本品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 galanga L.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味辛、甘,性温。功能温中,消食。主要用于胃寒,脘腹冷痛,饮食不消,培根与隆的并发症。山柰为三辛之一。本品与阿魏、藏木香、紫硇砂等配伍,制成四味山柰丸,主治腰膝酸痛,气喘,口面㖞斜,呃逆。本品与阿魏、光明盐、胡椒等配伍,制成六味山柰汤散,主治尿闭,尿道结石。本品与阿魏、三果药、荜茇等配伍,制成九味阿魏丸,主治胃寒,饮食不消化。 ☚ 木香 高良姜 ☛ 00023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