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在康复医疗中的应用
按摩又称推拿,主要是应用各种手法,在身体上进行操作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我国的按摩有悠久的历史,手法丰富,并形成各种流派。手法有两大特点: 一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循经取穴地进行按摩; 二是符合解剖力学原理采用一些轻巧而稳妥的被动手法。因而我国的按摩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好的疗效。是康复医疗中很有实用价值的一种方法。
康复医疗中按摩的作用,根据中医的理论和近代医学的研究资料,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❶调节神经系统和身体各部位的功能。
❷增强体质,增进身体抗病能力。
❸活跃血液和淋巴循环。
❹纠正病理形态。
❺消除肿胀瘀结,移痛止痛。
❻促进创伤修复。
❼防止肌肉萎缩,松解粘连和挛缩,改善运动器官功能。
❽改善皮肤营养,防止褥疮等。所以,按摩对促进疾病后的身体康复,特别是功能康复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适用于康复医疗的按摩手法,最常用的有:
❶推法:用拇指的指面平推,用力由浅渐深,适用于头、背等部位。或用拇指尖推穴位,需达酸胀麻等得气感觉。或用手掌平推上下肢体。
❷滚法: 用一手或两手的手背在身体上做滚动动作,作用力深达皮下和肌肉组织,适用于范围较大的腰、背、大腿等处。
❸揉法: 用拇指或食中指或手掌根部,在身体上做揉动,深达皮下软组织,可用于各个部位或穴位上。
❹捏法: 用拇、食、中三指捏住肌肉,沿肌肉走行方向,边捏边移动,主要作用于肌肉。
❺弹筋法: 用拇、食二指捏住肌腱处,与肌肉垂直方向拉开。然后使肌腱在二指间滑脱,使有较强的酸胀反应。
❻刮拨法: 用拇指侧面,对某些组织做深在的横向的刮动或拨动,有轻微痛感。
❼按压法: 用一手或双手掌按压身体某处,做弹动性的一按一松; 或按住某穴位或血管处1—2分钟后,突然放松。
❽捶拍法: 用手指、手背或空握拳做拍打或捶击,需用轻巧的指劲或腕劲,作用较深,适用于头、胸、背或穴位处。
❾摇动法:对各关节部位施行轻巧被动性摇动手法,增强关节活动。
❿引伸法: 对肢体施行较轻的突然的牵拉、伸展等被动运动手法,常用于颈、肩、腰、髋等部位。另外可采用一些机械进行按摩。
按摩在康复医疗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可应用于伤残人,各种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等方面的康复。例如:截肢术后、断肢再植再造术后、截瘫、偏瘫、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肺部疾患、慢性腰腿痛、耳聋眼花、老年便秘等。简述方法如下:
❶截肢术后: 截肢创口愈合拆除缝线后即可开展按摩。先在残肢端用轻揉法,一周后手法强度逐渐加大,可用推、滚、捏等法,促进形成良好的残端。同时要对残肢的伸肌和屈肌进行揉捏按摩,并作被动屈伸动作,防止肌肉萎缩和挛缩。
❷残肢再植再造术后: 一般手术后三周应用按摩,分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早期按摩要轻,可用轻揉和手掌由远到近心端的平推,使活跃血液循环,促进吸收,消肿散瘀,约1—2周。后期手法渐重,可用指推、滚、捏以及摇动、屈伸等被动手法,促进修复,防止肌肉萎缩、挛缩,增进关节活动和再植再造肢体的功能。
❸截瘫: 脊髓炎症和损伤并发截瘫后都可应用按摩。一般在炎症控制、损伤稳定后开始应用。分两个阶段,肌肉无主动活动阶段,先用揉法,由远端到近端,如瘫痪表现为痉挛性,手法要平稳; 如表现为弛缓性,手法可重。可用捏法或弹筋法以及被动运动。另外,需取环跳、委中、承山、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按摩。此期需配合本体促进法。肌肉有主动活动阶段,按摩可用揉、捏、摇动、捶拍等法。此期应配合肌力锻炼。
❹偏瘫: 脑血管病合并偏瘫,当病情及血压平稳后,可以开始应用按摩。分两个阶段,肌肉无主动活动阶段,先用拇指平推法推头部,要多推瘫痪对侧的头部和百会穴,同时推瘫痪侧的面颊部,并用指尖推太阳、听宫、听会、地仓等穴,然后推瘫痪侧的上下肢,并取肩井、肩贞、手三里、合谷、环跳、委中、承山、崑仑等穴。肌肉有主动活动阶段,如肌肉仍有痉挛应当用平稳的揉法使肌肉放松,如肌肉痉挛不明显可用捏法。
❺高血压: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不论病期程度,都可用按摩。先用拇指平推头部,由前向后,多推头部两侧和百会穴,每次5—10分钟。然后推背部和揉腹部。还可取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按摩,每日1~2次。能使血压下降,缓解头痛、头昏等症状。
❻冠心病:病情程度不一,可用不同的按摩方法。如心肌梗塞当急性期过后,即可在四肢由远端到近端用手掌作轻缓的平推,并在心前区抚摩,以后逐渐增加强度。又如心绞痛发作过后,可在心前区用手掌擦摩,在上背部用拇指平推,并可取内关、神门、合谷等穴位按摩。使血液循环改善,防止心绞痛发作。对以上病情的缓解期和症状不明显的冠心病患者。可在以上部位做自我按摩,防止病情发展。
❼慢性肺部疾患: 主要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可拇指平推背部两侧,并可取肺俞、膈俞等穴。此外,还应当教会患者做脸部、颈部的自我按摩,并自点按迎香、风池、大椎等穴,此法可提高身体抗病能力,防止感冒,使咳痰爽利,减轻胸闷等症状。
❽慢性腰腿痛: 发生腰腿痛症状的疾病很多,常见的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用推滚手法使腰部肌肉放松,然后做腰部前屈或后伸或扭转等引伸手法,通过牵拉、伸展等被动动作,主要使突出的间盘组织回纳复位而解除症状。又如腰臀部筋膜炎。在病情急性阶段,只能用轻缓的推或揉法按摩。如果已到后期,可在痛点做指尖推和刮拨法。
❾耳聋眼花: 老年人大多发生耳聋眼花,可用按摩,睛明、攒竹、太阳、四白等穴,每次5~10分钟。另用两手按两耳,并做振动30~50次。再按紧二耳后,用食、中指弹叩枕部30~50次。以上每日1~2次。
❿老年便秘: 可用拇指平推腰和骶部两侧,用指尖推小肠俞、大肠俞、八髎等穴,然后顺时钟方向揉、滚腹部。此外,可教会患者自我按摩,用拳擦动腰和骶部,然后用掌按紧腹部,作顺时钟方向的揉动, 每次10分钟。每天1~2次。其他适应症可参照上法,不一一枚举。
康复医疗中应用按摩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❶神志不清、高烧、病情危急时,暂不宜按摩。
❷按摩的强度,一定要恰如其分,决不可用暴力。
❸明确病情诊断,施用不同的按摩方法。
❹按摩或自我按摩时,术者与患者都要全神贯注,呼吸相随,并观察按摩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