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生态经济平衡
构成山区生态经济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达到协调稳定,特别是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生态平衡是经济平衡的前提和基础之一,经济平衡应该能够维护和促进生态平衡。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首先要争取山区经济增长的规模、结构、建设、速度与地球生物圈的承载能力保持平衡,即山区范围的生态经济平衡。其途径在于以山区经济增长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促进山区环境的生态结构乃至地球生物圈定向发展,以增强山区经济系统的自然基础来达到经济平衡。
促进山区生态经济平衡的措施主要有:
❶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发展山区生态林业。林业是山区生态经济的主体,是天然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复合体。在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关系方面,政府负有很大的责任,并能发挥重要的作用。结合山区自然条件、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制定山区林业经济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林业工程项目。把重点山区县作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兴林富民的原则,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统筹兼顾生态与产业的关系、布局与时序的关系、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体现特色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❷突出重点,加快山区生态经济区域建设。山区的生态质量除了维护自身安全外,还起着保护、影响平原和城市的作用。抓好山区的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 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覆盖率; 推进山区改土治水,增强山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❸壮大规模,培育山区特色生态产业。促进发展山区森林食品、木本药材,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和林产品加工利用等基地; 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环保产业,打造以林为主的生态产业体系。
❹强化经营,提高山区资源保障能力。森林资源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和发展生态经济的必要条件。从自然条件看,山区是一个复杂大系统,是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与粮食争地的生物质能源最主要的储备和生产地。维持山区生态经济平衡,要严格保护好现有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等资源,加强林地管理和公益林管护,加快矿区植被恢复,做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发展,为发展山区生态经济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