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山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山丹

当代文学期刊(汉文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文联主办。《山丹》文学月刊社出版。创刊于1972年5月,原为季刊,刊名《呼和浩特市文艺》。1979年1月改名《山丹》,刊期改为双月刊,1982年又改为月刊。首任主编杨隆华,现任主编毕力格太。该刊以发表小说为主,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提倡扎根于自己民族土壤,创作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作品。该刊1980年第6期上发表的蒙古族作家云大健的短篇小说《塞夫》,获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毕力格太创作的中篇小说《古庙里的秘密》获1984年内蒙古第一届“索龙嘎”奖。该刊1986年百期纪念时向老山前线赠款10,000元,1987年赞助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山丹奖,受到中央有关部门、内蒙军区、区党委、市委的表扬,并被评为内蒙古十佳刊物之一。

山丹

山丹shāndān

━━ 百合花。唐·王建《宫词》:“收得山丹红蕊粉,镜前洗却麝香黄。”宋·苏轼《次韵子由所居六咏》诗:“堂前种山丹,错落玛瑙盘。”

☚ 小蕊   山榴 ☛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多年生草本 > 山丹
山丹  shāndān

亦稱“紅百合”、“連珠”、“川强瞿”、“紅花菜”。其色如丹,故稱。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地下具鳞莖,卵球形,莖直立。葉互生綫形,或綫狀披針形,緣與背面脈上生有乳突。初夏開花,一至數朵生於葉腋與莖端,直立,瓣展爲星狀,朱紅或桔紅色。蒴果橢圓形。供觀賞,鳞莖可食,亦入藥。分布於我國東北、冀、魯、晉、内蒙古。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卷七:“下有錦石纏道,實砌池塘,柳鎖虹橋,花縈鳳舸,其花皆素馨,末莉、山丹、瑞香、含笑、射香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山丹》:“〔釋名〕紅百合、連珠、川强瞿、紅花菜。〔集解〕時珍曰:山丹……小而瓣少,莖亦短小,其葉狭長而尖,頗似柳葉,與百合迥别,四月開紅花,六瓣不四垂,亦結小子。”

山丹【同义】总目录


连珠山丹

山丹morningstar lily

Lilium conolor Salish. var.Pualchellum (Fiasch) Regel,又称红百合、有斑百合。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茎直立,高30~60 cm。叶线形至线状披针形。无珠芽。花红色或橘红色,内面有紫褐色斑点。蒴果,椭圆形。鳞茎球形,供食。花供观赏。

山丹

山丹

河西重镇。在今甘肃西部,河西走廊中段。西汉元鼎六年(前111)设删丹县,以境内删丹山(大黄山)得名。隋亦为删丹县。唐安史之乱中陷吐蕃。宋为甘州回鹘所据。西夏设甘肃军。元改山丹州,明置山丹卫。清为山丹县,沿称至今。境内有*焉支山,有保存完好的大段明代长城。

☚ 永昌   氐池 ☛

山丹

山丹

明陈棐的七言律诗: “古戍山丹旧月氏,还看群木暗仙堤。青衿侯郭还清藻,绿水穿城入圃畦。地接金川春浩渺,风连玉塞夜凄迷。甘泉尚喜无烽火,愁听空中多鼓鼙。”山丹,明代为山丹卫,即今甘肃山丹县。*月氏,西域古族名。侯,问堠,古代用以瞭望、侦察的土堡。金川,地名,在山丹县东。玉塞,*玉门关。甘泉,指甘泉宫,故址在今陕西淳化县甘泉山,此处代指朝廷。诗写山丹一带的自然风光,并反映了“甘泉尚喜无烽火,愁听空中多鼓鼙”的社会心理。

☚ 送刘大将军自朔方移镇甘肃   祁连山 ☛
山丹

山丹

河西重镇。在今甘肃西部,河西走廊中段。西汉元鼎六年(前111)设删丹县,以境内删丹山(大黄山)得名。隋亦为删丹县。唐安史之乱中陷吐蕃。宋为甘州回鹘所据。西夏设甘肃军。元改山丹州,明置山丹卫。清为山丹县,沿称至今。境内有*焉支山,有保存完好的大段明代长城。

☚ 永昌   氐池 ☛

山丹

山丹

明陈棐的七言律诗: “古戍山丹旧月氏,还看群木暗仙堤。青衿侯郭还清藻,绿水穿城入圃畦。地接金川春浩渺,风连玉塞夜凄迷。甘泉尚喜无烽火,愁听空中多鼓鼙。”山丹,明代为山丹卫,即今甘肃山丹县。*月氏,西域古族名。侯,问堠,古代用以瞭望、侦察的土堡。金川,地名,在山丹县东。玉塞,*玉门关。甘泉,指甘泉宫,故址在今陕西淳化县甘泉山,此处代指朝廷。诗写山丹一带的自然风光,并反映了“甘泉尚喜无烽火,愁听空中多鼓鼙”的社会心理。

☚ 送刘大将军自朔方移镇甘肃   祁连山 ☛

山丹shān dān

《本草纲目》菜部第27卷山丹(12)。药名。
【基原】为百合科植物山丹Lilium concolor Salisb.的鳞茎。
【别名】红百合、连珠(《日华子本草》),川强瞿(《通志》),红花菜(《本草纲目》),红花百合(《随息居饮食谱》),山百合(《山东中草药手册》)。
【性味】甘苦,凉。
❶《日华子本草》:“凉,无毒。”
❷《随息居饮食谱》:“甘,苦,凉。”
【功用主治】除烦热,润肺,止咳,安神。治虚劳咳嗽,吐血,心悸,失眠,浮肿。
❶《日华子本草》:“治疮肿及惊邪。”
❷《饮膳正要》:“主邪气腹胀,除诸疮痛。”
❸《随息居饮食谱》:“清营涤暑,润肠通燥。”
❹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润肺止咳,清热安神。治虚劳咳嗽,吐血,虚烦,惊悸,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六钱。

山丹

地方行政区划名。汉置删丹县,属张掖郡,后魏改为山丹县。隋大业初复曰删丹,属张掖郡。唐属甘州。五代宋时甘州回鹘初设牙帐于此。后为西夏所据,置甘肃军。古之删丹县在今山丹之南,扁豆口内近马营墩地。元至元(1264—1294)初,复为山丹县,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二十二年(1285)升为州。明洪武初废,二十三年(1390)改置山丹卫。清雍正二年(1724)降为县,隶甘州府。县城西北有大佛寺等名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