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屯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屯户清朝耕种井田之丁户。乾隆六年(1741),为解决八旗生计,特准设井田,迁八旗兵员携家属耕种。但所拨耕种者大都为游手无艺、不能当差之人,虽得井田亦不能服田力穑。朝廷命确实有实力耕种,且安插得所者改为屯户,按照地亩之数完纳屯粮,于附近州县仓内收贮备用。其屯内事务由屯长约束。每屯户例给田125亩,其中12亩5分为公田,12亩5分为室序庐场圃,100亩为私田。有子孙者,准予继承; 倘无子,孀妇愿守节,并无亲属可依者,可留地40亩养赡。 屯户 屯户北魏孝文帝时建立屯田制,别立农官,取州郡户十分之一为屯民,亦称屯户。屯民不属州郡,在军镇处由军督管,生产所需由政府供给。生产所得按四、六比例交纳。是国家的农奴性依附人口,社会地位同于杂户。 ☚ 儒户 屯田客 ☛ 屯户亦称屯民。北朝封建政府依附民。杂、隶户的一种。由战俘或被强制从事屯田的农民组成。 《魏书·食货志》: “又别立农官,取州郡户十分之一,以为屯民。相水陆之宜,断顷亩之数,以赃赎杂物市牛科给,令其肆力,一夫之田,岁责六十斛。甄其正课,并征戍杂役。”屯户经放免后才成为平民。《北齐书·文宣帝纪》: “诏免诸使作、屯、牧、杂色役隶之徒为白户。”参见“杂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