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萧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萧史xiāo shǐ

见“弄玉吹箫”。陆龟蒙《寄怀华阳道士》:珠宫凤合迎萧史,玉籍人谁访蔡经。赵嘏《经王先生故居》:弄玉已归萧史去,碧楼红树倚斜阳。沈佺期《凤箫曲》:含情转睐向萧史,千载红颜持赠君。杜甫《崔驸马山亭宴集》:萧史幽栖地,林间踏凤毛。

萧史

萧史

亦题《萧史弄玉》、《萧史传》。西汉志怪小说。刘向撰。原载《列仙传》卷上。《艺文类聚》卷七十八亦载此故事 (文字有异)。吴曾祺《旧小说》、李格非《文言小说》、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 皆录载。作品写人神恋爱故事。叙述: 秦穆公之时,有一个善吹箫的萧史“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芳心契知,穆公遂把弄玉匹配与萧史。弄玉从夫学吹箫,练习凤鸣之声。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穆公为他们建造了凤台,使“夫妇止其上”。数年后的一天,夫妇二人“皆随凤凰飞去”。作品旨在宣扬神人仙术,但也曲折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则 “凤求凰”故事。构思精巧,别致而富浪漫情趣。开头交待男主人公萧史“善吹箫”后,以虚实相间的传奇性笔法,写箫声“能致孔雀、白鹤于庭”。极言这个似仙似人的萧史之绝妙吹技,为下文人仙相恋双吹箫的情节的升华,设下了机枢伏笔。轻舒慢吁箫声鸣,秦女芳心自知情,弄玉、萧史结连理。故事意境深化,夫婿“日教弄玉作凤鸣”,托出 “凤飞翩翩兮,四海求凰”(司马相如《琴歌·凤求凰》)的情致。果然“凤凰来,止其屋”,人间仙境霭然而成。夫凰妇凤,箫笛酬韵,无限情知,尽在凤鸣凰应声中。“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把幻设的情景推向极致。据袁珂考证说,这后一句,是写“萧史和弄玉都像凤凰样的生了羽翼,随着它们升天而去”(《中国神话史》)。若是如此,那么《太平广记》卷四引《仙传拾遗》记此事最后说的“一旦,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虽有增饰,倒不如原来的佳趣天成。刘向这种对人和仙“凤求凰”传说故事的虚实相间的描写,“既表现了人类在志怪神话中对人世仙化的愿望,也表现对仙界俗化的意向,从而得见志怪小说中人仙混同,似仙似人的爱情故事的传奇浪漫,表达了汉魏时期文人仰盼超世度凡的懵懂的神仙观念,这在艺术上,正合乎了志怪小说的神秘玄虚的传奇美感”(肖玉杰语)。“萧史弄玉”故事对后世影响特大。李白词《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即咏此事。沈亚之撰《秦梦记》,即借弄玉旧闻而自创新事。元人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中铺张其事,又演饰出“孟明为媒使弄玉嫁萧仙” 的情节。明代佚名氏据此故事写有《秦楼萧史引凤》杂剧,清佚名氏写有《吹箫引凤》杂剧、《跨凤乘龙》杂剧等,今悉存世。

☚ 江妃   萧史弄玉 ☛
萧史

萧史

中国古代神话。《郝氏遗书》清王照圆《列仙传校正》本卷上:“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吹箫作风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

☚ 蚩尤与黄帝之战   萧总 ☛
萧史

萧史

参见〔凤台〕。晋·张华《游仙诗》:“萧史登凤音,王后吹鸣竽。”南朝陈·江总《新宠美人》之二:“来时向月别嫦娥,别时清吹悲萧史。”南朝陈·张正见《怨诗》:“还疑萧史凤,不及季伦家。”

☚ 萧墙   小山桂 ☛

萧史

 

·刘 向·


 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
 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
 

〔选自《列仙传》〕

●●
 刘向的《列仙传》记载了神话故事70则。故事虽然都虚幻飘渺,但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其中许多故事都成了后代文人引据的典实。70则故事或以情节引人,或靠人物取胜,或因空幻神异的境界而发人遐思……显示了我国古代神话故事绚丽多姿的斑烂色彩;它摹写仙神而富于人情,文笔飘逸凝铸诗情,也显示了作者的思想倾向和语言、艺术风格特色。
 《萧史》是《列仙传》中的一篇,写萧史、弄玉吹箫引凤,终于乘凤飞升而登仙界的故事。作者文笔简练,叙述清晰,百余字就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待得清清楚楚——秦穆公时的萧史,吹箫能招致孔雀、白鹤,穆公的小女儿弄玉喜欢他,穆公就让他们作了夫妻。萧史教弄玉吹箫,几年后他们的箫声就像凤凰和鸣,于是招来了凤凰。穆公为此而筑凤台,让小夫妻住在上边,后来的一天,他们乘凤凰飞升而去……作者讲的是一个优美而恬静的神异故事,于是他就抓住了神异、恬静、优美而点洒自己的笔墨,决不让平庸的世俗烟尘袭入。整个故事始终像一幅淡雅、静洁、轻舒慢卷融溶诗意的画。远观,朦胧中好似有箫声隐约;近看,人物安适怡然,飞凤鼓翅轻翔,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一派仙风习习的雅静……作品整体所呈现的是一种诗意的铺洒和渲染,造成了特有的轻淡、美雅的氛围。也许正因为这氛围,千百年来,它使迁客骚人遐想万千,情思不尽,不断地在自己的诗文中引述它、再现它,倾倒于它。
 其次,作品以神话故事特具的理想色彩,展示了美,展示了和谐以及人们对这种美、这种和谐的追求。它不以现实中是否可能为依据,而以理想的需要为根本,笔飘势游,重在写意。因而,《萧史》所展示的神异的画面,它所叙述的神异故事,实是一种雅洁、高尚生活的象征,是为尘世庸碌生活所累的人们,渴望解脱时的一种理想幻化。其实,即使在今天,这种神异而带有浓郁诗意的作品,人们也还是喜欢的。不一定想“超尘”的人,却也一样是向往和谐和高洁的。
 第三,《萧史》讲的是一个神异的故事,却俨然当做一个真实的事情来说,时间、地点、人物、情况全都言之凿凿,务使你相信。以“实录”口吻讲虚幻故事,正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贯用的叙述格式,影响所及,以至远古神话与史实都相混相杂,不易区分了。这除了作者有意为之而外,也有艺术上的作用:意在加强故事的真实性,因而也就加强了作品感人的艺术效果。神话作品正是在它似真似假,似实又虚的特色中,具备了迷人的艺术魅力。
 《萧史》最后说:“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时有箫声而已。”国王的女儿乘凤飞逝,臣民感念,修祠以纪念,有理有情。但祠中“时有箫声”则又涉神异,为这个故事又添一脉神异悠远的余响,令人向往,留下了一个并未结束的结尾,任人想象飞驰。文结章而故事不结束,这是一个好妙的结尾。
萧史

萧史

参见“弄玉吹箫”。蔡伸《临江仙》:“雨中别有恼人香。错教萧史,肠断记巫阳。”

☚ 萧郎是路人   箫吹弄玉 ☛

萧史

参见[弄玉吹箫]。赵嘏《经王先生故居》:“弄玉已归萧史去,碧楼红树倚斜阳。”

萧史

萧史xiāoshǐ

━┃ 夫婿。传说萧史善吹箫,秦穆公女儿弄玉亦好吹箫,穆公遂将女儿嫁给萧史,后二人分别乘龙凤升天而去。后以“萧史”称夫婿。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秦家重萧史,彦辅怜卫叔。”明·王彦泓《感旧游》诗:“筝娘乞句留钿带,萧史求书展练裙。”唐·沈佺期《凤箫曲》:“含情转睐向萧史,千载红颜持赠君。”

☚ 宴尔   绸缪 ☛

萧史

❶指秦穆公之婿。晋张华《萧史曲》:“萧史爱长年,嬴女吝童颜。”
❷借指情郎。唐元稹《莺莺传》: “海阔诚难渡,天高不易冲。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❸泛指仙人。唐杜甫《玉台观》诗:“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
❹借指驸马。唐杜甫《崔驸马山亭宴集》诗: “萧史幽栖地,林间踏凤毛。”
❺代称佳婿。明王彦泓《三感旧游》诗: “筝娘乞可留钮带,萧史求书展练裙。”
○ 乘鸾跨凤

各种丈夫

各种丈夫

新嫁的丈夫:新人 新夫 新官
对妻子多情的风流男子:画眉张敞 画眉京兆 画眉之客 画眉夫婿
寡妇招赘的夫:黄泥膀
晚辈的夫:婿(子婿;妹~;侄~;女~)
招赘的夫:女夫 赘夫 秦赘 门壻 女婿 赘婿 门婿 养女婿 进舍女婿
入赘女婿的婉称:补代 布代 布袋
寡妇招赘的后夫:接脚婿
称年岁大的夫:阿老 老儿
有才德的丈夫:贤夫
称心如意的夫:萧史 如意郎君
地位显赫的丈夫:东方千骑
妇女再嫁的丈夫:后夫 新夫
再嫁女子的从前的丈夫:前夫
死去的夫:先夫 亡夫
尊称亡夫:皇辟

另见:男子 女婿 担当

☚ 丈夫   女婿 ☛
000052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