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萧同兹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萧同兹1895—1973湖南常宁人 萧同兹
萧同兹
萧同兹 湖南常宁人。名异,号涵虚,以字行。长沙中等工业学校毕业。1932年起,任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社长、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新闻联合会主席等职。充当蒋介石喉舌,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宣传活动。1934年当选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946年被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后去台湾。1974年在台北病死。 萧同兹 萧同兹1895~1973又名汉杰,连昌,别号萧异。常宁人。毕业于长沙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先后担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工人部秘书、委员,国民政府劳工局行政处处长,国民党中央宣传执委委员会征集科科长,宣传委员会秘书。后奉蒋介石命令赴东北,联络张学良出兵攻打冯玉祥、闫锡山,任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社长,兼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曾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常委、社会委员会主席、全国新闻联合会主席等。1950年赴台湾后,任“中央通讯社”社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创办新闻专科学校,任蒋介石顾问。是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八至十届中央评议委员。病死于台湾。 ☚ 萧子昇 萧劲光 ☛ 萧同兹 萧同兹1895—1973原名异,字同兹。常宁人。1914年就读于长沙甲种工业学校。同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20年与黄爱、庞人铨等在长沙组织湖南劳工会。1923年后历任谭延闿率领的湖南讨贼军总司令部行政委员、上海南洋烟草公司职工同志会书记、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工人部秘书、工人部委员、劳工部组织科长、行政处长、国民党中央宣传执行委员会征集科科长、秘书、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中央通讯社社长。还被遴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中常委、社会委员会主席、全国新闻联合会主席等。1950年去台。曾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国策顾问等职。1973年11月病卒于台北。 ☚ 黄瑞熙 李穆生 ☛ 萧同兹1895—1973名异,字同兹,号涵虚。湖南常宁人。1917年毕业于长沙湖南工业学校。1920年参加湖南工人运动,后去广州。1928年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1932年任中央通讯社社长,1936年创立第一个国外分社——日本分社。其后5年分别在纽约、伦敦、莫斯科、新德里、加尔各答设立分社。在重庆期间,被选为新闻联合会主席。1950年春由香港去台湾,任中央通讯社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1960年任复兴戏剧学校董事长。1964年退休后受聘为台湾国民党当局“总统府”国策顾问和中央评议委员。1973年11月11日病逝。 萧同兹 萧同兹原名异,号涵虚,字同兹,湖南常宁人,1895年生。1917年毕业于湖南长沙工业学校。求学期间加入中华革命党。毕业后任职于长沙电灯公司、湖南第一纱厂、天津法国永和机械厂、湖南兵工厂、华实纺织厂等。1920年与黄爱、庞人铨等在长沙组织湖南劳工会,曾参加领导华实纱厂工人罢工。黄、庞被害后逃往汉口。1922年回长沙,任湖南省立乙种工业学校数学教员。1923年任湖南讨贼军总司令部行政委员。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任上海南洋烟草公司财志会书记。1927年后任国民党中央劳工部组织科长、中央宣传部征集科长、秘书等职。1932年起任中央通讯社社长,前后在职19年。1935年11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期间被选为全国新闻联合会主席。1949年去台湾,先后任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当局“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1964年退休。1952年10月、1957年10月、1963年11月、1969年4月被聘为国民党第七、八、九、十届中央评议委员。1974年在台北病故。 ☚ 萧西清 萧自诚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