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屈子章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屈子章句 屈子章句楚辞注本。七卷。清刘梦鹏撰。梦鹏,字云翼,蕲水(今湖北浠水)人,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官饶阳(今属河北)知县。此书所注全为屈原作品,但篇章次序大异前人。书前,刘梦鹏作有《屈子纪略》一篇。《离骚》、《九歌》、《卜居》、《天问》、《招魂》为前五卷,第六卷以《远游》取代《怀沙》,入于《九章》,题为《哀郢九章》。第七卷合《渔父》、《怀沙》为一篇,题为《怀沙赋》,删去《渔父》中“渔父歌”而加入《史记·屈原列传》中“乃作《怀沙》之赋,其辞曰”数字。注释体例为每篇先著总论,其次分段注释。字句诠释以简洁明快为特色。有乾隆五十四年(1789)藜青堂刊本。 ☚ 屈原赋注 楚辞韵读 ☛ 屈子章句 屈子章句楚辞研究专著。清代刘梦鹏著。7卷。卷首有谢锡位序和刘氏自序,别附《屈子纪略》一文,考订屈原世系、生平及作品写作年代。卷一为《离骚》;卷二为《九歌》,删除《湘夫人》、《少司命》之篇名,而改为《湘君前后篇》、《司命前后篇》,以定“九”之数;卷三为《卜居》;卷四为《天问》;卷五为《招魂》;卷六有《哀郢》、《抽思》、《桔颂》、《思美人》、《悲回风》、《涉江》、《惜诵》、《远游》等,并去各篇题目,而以第一章、第二章以次目之,统名曰《哀郢九章》;卷七合《渔父》、《怀沙》为一篇,而署名曰《怀沙》。此书“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虽多牵合,但不乏精到之处,其注文简赅明晰,且能关照上下文义,使之脉络相贯。如注《离骚》滋兰九畹、树蕙百亩四句,与后篇“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相关照。其注亦多精义,如注《天问》“该秉季德”,引《竹书纪年》、《山海经》谓“该”即殷人先祖“王亥”。此说又为王国维考证,自是不刊。此书传世版本有清乾隆五十四年乙酉藜青堂刊本和嘉庆五年庚申藜青堂刊本。 ☚ 屈子说志 屈原年谱 ☛ 屈子章句清刘梦鹏撰。七卷,附《屈子纪略》。梦鹏字云翼,湖南蕲水人。乾隆辛未(1757)进士,官直隶饶阳县知县。《清史·儒林》有传。是书是乾嘉学派中较有特色的著作,突破了乾嘉学派一般不注意研究文章的时代与文气的弱点,而是紧紧抓住其产生背景和风格气势来解释楚辞,在“知人论诗”思想指导下,注解中几乎每句诗都考虑到作者遭遇的研究和文章脉络的疏通,因此从楚怀王至顷襄王时代楚的内政、外交、文化、民俗等情况都有所解释。同时他在注重以文理辞气讲楚辞,因此从自己对文章内容、感情和气势出发重新安排篇目。认为《招魂》为屈原所作,《天问》中发现殷先公先王的历史,这是他的创见和贡献。注释文字千净、简洁,题解写得实在,训诂考证简明。《四库全书总目》云:“是书就诸本字句异同,参互考订,亦颇详悉。然不注某字出某本,未足依据。至于篇章次第,窜乱尤多。如二卷《九歌》 内《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本各自标题而删除‘湘夫人’、‘少司命’之名,称《湘君前后篇》、《司命前后篇》;六卷《九章》内删‘抽思’、‘桔颂’之目,统为《哀郢》,又移植其前后,均不知何据。”如此强古书以就己意之处还多,非谨厚之学。有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藜青堂刊本。嘉庆重刊本。 屈子章句七卷。清刘梦鹏 (详见《春秋义解》)撰。该书又称《屈子楚辞章句》,《四库存目》称《楚辞章句》,误。卷首有谢锡位乾隆五十四年(1789)序,作者乾隆二十五年 (1760)序,另附《屈子纪略》一篇。正文七卷,卷一《离骚》,卷二《九歌》(刘氏删去《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之名,称《湘君前后篇》、《司命前后篇》,并将 《东君》 移至 《东皇太一》之后),卷三 《卜居》,卷四 《天问》,卷五 《招魂》,卷六《哀郢》九章(主要为今《九章》篇章,但删《怀沙》,补《远游》,并删各篇标题,以为都是哀郢之词、故称《哀郢》九章,以第一章、第二章……标识),卷七《怀沙》,包括《渔父》、《怀沙》,标题《怀沙》,删去渔父歌,增入《史记·屈原列传》“乃作《怀沙》之赋,其辞曰”九字。以为《大招》与《离骚》诸篇不相类,不是屈原作品,弃而不录。此书可取之处是:一、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研究方法。在自序中说:“不逆其志,其人不可得而知也。不论其世,其志不可得而逆也。”卷首附《屈子纪略》,意在说明屈原的生平行迹,并依据写作背景,将屈原诗作系以刘氏推定的具体年代,使读者对屈原思想、作品内容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刘氏考定的屈原生平、行迹与诸家之说多有不同,只能姑备一说。二、对每篇诗作的分析,注重整体把握。每篇均有总论,再分段注解,对章旨节义都有归纳,各篇脉络清晰,便于读者对每篇诗作的总体深入理解。三、具体注文,多有可取。如注《天问》“该秉季德,厥父是臧。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刘氏引《竹书纪年》、《山海经》、《左传》指出,“该”为殷先祖王亥,“有扈”是“有易”之误,为传说中古国名。王亥败于有易,有易人因辱他,令其放牧牛羊。此解颇准确。王国维依据出土的甲骨文辞,进一步论证其说的正确。将《离骚》乱辞中“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解为并非自尽,而是表示以身殉国之意,也较通达。此书不足之处是:随意变易屈原作品篇次,合并篇章,更改篇名,是强古人以就己意的作法,加上又未申明充足理由,实不足取。对《九歌》各篇主旨概括,未必符合原旨,如称《湘君》是告语同志待时后图,《河伯》是伤寂寥等。又以赋、比、兴点评《九歌》各篇,也难以概括其艺术特点。在校文字异同上,参考多种底本,比较详细,但不注某字出某书,显得依据无力,且欠严谨。版本有乾隆五十四年 (1789) 藜青堂刊本,姜亮夫藏。嘉庆五年(1800) 藜青堂刊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