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尾犯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尾犯序 尾犯序洪昇 《长生殿》 ![]() 第二 换头 前人 ![]() ![]() 正格十一句:5△,4,4△。4,4△。2△,7,7△。3,4,5△。第二换头十一句:7△,4,4△。4,4△。2△,7,7△。3,4,5△。第三换头十一句:5△,4,4△。4,4△。2△,7,7△。3,4,5△。此曲原叠用四支成套,《琵琶记·南浦嘱别》、《拜月亭·虎头遇旧》、《白兔记·留庄》都用四支,第二支起用换头,但三剧各不相同。《琵琶》第二换头七字句,字声为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二字用暗韵;第三换头五字,平平仄仄平,第四换头亦五字,平平平仄仄,均与正格有异。《拜月》第二换头亦七字,但不用暗韵;第三换头同《琵琶》第四,第四换头则同《琵琶》第三。《白兔》第二换头只五字,同《琵琶》第四;第三、四换头均七字,同《拜月》第二换头(成化本《白兔》只一支)。总上三套而论,第二换头七字句亦可用于三、四,只《琵琶》用暗韵,五字句虽平仄稍异,而实可通用;再者,七字句实为五字句的延伸,暗韵亦可能为偶然之笔。明代传奇作者,有鉴于此,遂加以变通和简化。如《西厢记·病客得方》四支,第二、三换头同《拜月》,第四换头同《琵琶》第三;《义侠记·雪恨》四支,第二、三换头同《琵琶》,而第四支则同正格;《四贤记·泣夜》四支,第二换头同《拜月》,三、四换头同《琵琶》。有简为叠用二支成套者,如《浣纱记·送饯》二支,换头同《拜月》;《种玉记·绦探》、《金雀记·惜别》均二支,换头同《琵琶》第三。他如《鸣凤记·流徙分途》、《牡丹亭·仆侦》、《娇红记·双逝》均二支,《彩毫记·访道仙翁》三支,《双珠记·夫妻永诀》四支,《明珠记·别母》五支,均不用换头。《十五贯·乞命》四支,第二支同正格,三、四换头同《琵琶》,然均五字句也。遵《琵琶》者,则有《西楼记·泣试》四支,《长生殿·骂贼》三支(第四换头未用)。曲谱家以《琵琶》为定式,实未必尽然也。《南词简谱》取《长生殿》正格为词式,谓:“‘秋气澄鲜’可用仄平平仄,‘停吾玉鞭’亦可用仄平平仄。板则不乱,平仄可勿计也。”又谓:“末句本七字,自《琵琶》用‘一旦冷清清’句,作者无不加衬字,明清各传奇,无不如是矣。”盖谓《琵琶》末句“公婆没主一旦冷清清”句中“一旦”是衬字,既然传奇作者无不如是,兹即改定为四字、五字二句。小令兼用。引子〔尾犯〕同词牌,〔尾犯序〕即自词牌繁衍而成。以〔尾犯序〕为主的集曲有〔尾犯芙蓉〕、〔尾犯锦〕、〔尾犯灯〕、〔尾渔灯〕,见《南词简谱》。 ☚ 中吕宫 驻马听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