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异域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异域录 《异域录》是中国第一本记载俄罗斯的著作。图理琛撰,上、下两卷(有的版本为上、中、下3卷,有的为1卷),刊于雍正元年(1723)。版本有雍正元年汉文本、满文本,《四库全书》本(乾隆中),《昭代丛书》本(1794、1876),《借月山房汇钞》本(嘉庆中)、《泽古斋丛钞》本(1823)、《指海》本(道光中)、《朔方备乘》本(1858)、《小方壶舆地丛钞》本(1877)、《北徼汇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其中,汉文本有许多重要遗漏。在国外,曾先后被译为法(1726、1821)、瑞典(1744)、俄(1788)、英(1821)以及日本等文出版。 图理琛(1667—1740)满族,热河人,字瑶圃,姓阿颜觉罗,属满洲正黄旗。18岁开始步入仕途,曾任内阁侍读。康熙五十一年(1712)5月奉命出行土尔扈特(在前苏联伏尔加河下游、里海北岸),五十四年(1715)3月返京。往返3年,行程3万余里。在归途中写成《异域录》,回京后向康熙呈送,受到嘉奖,提升为兵部员外郎。以后曾任兵部右侍郎、广东布政使、陕西巡抚、工部侍郎、内阁学士等职。多次出使俄国,并曾代表清政府在《布连斯奇界约》上签字。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山脉,最后到达里海北部地区并留下著作的旅行家。 《异域录》文字简洁,不到3万字,扼要地记载了图理琛一行由京师(今北京)出发,经张家口、蒙古高原、西伯利亚、乌拉尔山脉,到达土尔扈特(当时为蒙古四部之一)住地,沿途的山川形势、河流水文、动植物分布、村镇城市、民族风俗等。他把亲自到过的沙俄各地,楚库柏兴(今色楞格斯克)、乌的柏兴(今乌兰乌德)、柏海儿湖(今贝加尔湖)、博奈尔斯科(今博亚尔斯克)、厄尔口城(今伊尔库次克)、昂噶拉河(今安加拉河)、伊聂谢柏克(今叶尼塞斯克)、麻科斯科(今马克夫斯科耶)、揭的河(今克特河)、那里穆柏兴(今纳雷姆)、鄂布河(今鄂毕河)、苏尔呼忒柏兴(今苏尔古特)、萨马尔斯(今汉特曼西斯克)、额尔齐斯河、狄穆演斯科(今迭米扬斯科耶)、托波尔(今托博尔斯克)、托波尔河(今托博尔河)、图敏(今秋明)、土拉河(今图腊河)、雅班沁(今图临斯克)、乌拉尔山、索里喀穆斯特(今索利卡姆斯克)、黑林诺付(今格拉佐夫)、喀山、佛尔格河(今伏尔加河)、赛斯兰(今司兹兰)、萨拉托付(今萨拉托夫)、塔喇斯科(今塔拉)、托穆斯科(今托木斯克)等地的地理情况一一记载下来。对途经河流的源地、流速、流量、流向、干支分合情况以及水色、冰冻冰解的现象,都进行了记载。记录的野生植物和栽培作物,野兽和饲养动物都达数十种,反映了俄罗斯的常见生物种类及其分布。 卷首附有俄罗斯地图,清晰地显示了俄罗斯的山川形势,尤是河流占有显著的地位。这是中国第一幅通过实地游历而绘成的俄罗斯地图。 书中和图中都有一些明显的错误。如在图中把东北、西南走向的贝加尔湖绘成了东西宽、南北窄的湖泊。文中记载也错误地说:“柏海儿湖南北有百余里不等,东西有千余里。”图中把南北长、东西窄的里海,绘成了东西宽、南北窄的湖泊等。另外,文中所记实的城廓、地名没有详细地绘于图上。何秋涛在《朔分备乘》一书中绘《康熙年间俄罗斯图》时,注意克服了上述缺点。因而何氏的俄罗斯图是一幅具更高学术水平的地图。 在图理琛之前,我国人民对俄罗斯国广大地域了解甚少,尤是缺乏实地游历的可靠记载。图理琛的《异域录》为人们了解俄罗斯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也为我们研究18世纪早期中俄关系和土尔扈特提供了珍贵的材料。《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异域录》“所载大聚落,皆为自古舆记所不载,亦自古使节所未经。”何秋涛在《考订异域录》中说:“盖我国使臣实抵俄罗斯境而撰述足以传信者,惟是篇为然。后来官修一统志、四裔考诸书,于此录采取无遗”,“固考北徼事迹者,浏览所必及也。” 异域录中外交通著作。清图理琛(1667—1740)撰。一卷。图理琛姓阿颜觉罗氏,先世叶赫人。官内阁侍读、吏部侍郎、内阁学士。康熙五十一年奉命出使土尔扈特,由喀尔喀赴俄罗斯境内,至危济儿河(伏尔加河)下游地区,五十四年(1715)回到北京,撰成是编。随日记述所经历之楚库柏兴、乌的柏兴、柏海尔湖、尼尔库城、伊里木城等地道里、山川、民俗、物产及应对礼仪诸事,卷首冠以舆图。然以地理为纲,系以月日,内容多为前代典籍所未载。是研究十八世纪初土尔扈特及清与俄罗斯关系、交通的重要参考文献。有雍正元年(1723)刊本。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异域录书名。图里琛撰。上下两卷,约30千字。1712年,书作者奉命出使徒居额济勒河(伏尔加河)的土尔扈特部,往返历时3年。就沿途所见所闻之山川地理、历史文化、内政外交、风土习俗、民族宗教等内容撰成此书。先后被译为俄、英、法、德、日等文字。 异域录书名。清图理琛撰。2卷。康熙五十一年 (1712) 图理琛奉命出使当时游牧于伏尔加河流域之蒙古土尔扈特部,五十四年返回北京复命,并将一路所经漠北蒙古、俄罗斯之山川、道路情形及见闻,用满汉文略加记述。雍正元年(1723)刊行,为我国第1部介绍蒙、俄地理历史之专著。已译成英、法、德、俄4种文本。 异域录 异域录我国最早介绍俄国情况的著作。作者图里琛。18世纪初,清康熙皇帝在康熙五十一年 (1712年)派遣使臣内阁侍读图里琛,经西伯利亚前往伏尔加河下游慰问土尔扈特王阿玉奇。图里琛在康熙五十四年 (1715年)返回北京时,将所见到的俄国山川地理形势和风土人情写成《异域录》。该书是我国历史文献中第一部记载有关俄国情况的著作。 ☚ 西洋蕃国志 身见录 ☛ 异域录一卷。图理琛撰。图理琛 (1667—1740),清满洲正黄旗人。阿额觉罗氏。由例监选取翻译,后考授内阁中书,从优升侍读。康熙五十一年(1712)奉命出使土尔扈特。五月二十日自京师起程,出张家口,至蒙古满洲里,途经俄罗斯。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四月到达土耳扈特。次年三月二十七日返抵京师。历程二万余里,往来逾三载。此书以日记形式将沿途所见各地山川、风俗、服器、应对礼仪、饮食果品,森林鸟兽等逐一记录下来,编撰成《异域录》。书前附有异域录舆图,并有雍正元年(1723)年希尧撰的序。书尾有跋一篇。俄罗斯国自古未通中国,故其国情况史籍所不载。今由图理琛始通中国。所记资料十分珍贵。此书有原刊本、译古斋本,《昭代丛书》本、雍正元年(1723) 刊本,借月山房刊本。 异域录书名。清图理琛(1667—1740,满族,正黄旗人,字瑶圃)著。2卷。康熙五十一年(1712)五月,图理琛以原任内阁侍读,奉命出使时游牧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土尔扈特部,途经张家口以北蒙古地区、俄国西伯利亚等地至其地。五十四年三月返京复命。后将途经的漠北蒙古、俄罗斯境内之人民生活、山川道里、风俗物产以及应对礼等,用满、汉文进行叙述。其中详载其抵达土尔扈特部时,受到阿玉奇隆重接待的场面,深得康熙帝褒奖。该书是一部介绍蒙、俄历史地理的专著,雍正元年(1723)刊行,乾隆时收入《四库全书》。有传抄本问世,收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丛书集成》初编等。现已译成英、法、德、俄4种文。对研究康熙朝民族政策及清代前期中俄关系有重要参考价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