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尹达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尹达1906—1983河南滑县人 尹达
尹达
尹达 168 尹达1906—1983史学家,考古学家。原名刘耀,字照林,又名刘虚谷。河南滑县人。193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后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1938年赴延安,先后任职于马列学院、北方大学及华北大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部副部长、北京大学教务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副所长兼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等职,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历史研究》主编。曾负责组织《中国史稿》的编写,参加过安阳小屯等地的考古发掘。著有《新石器时代》及论文多篇。 ☚ 李亚农 吴晗 ☛ 尹达中国现代考古学家。193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后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1954年兼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1959—1962年兼任考古所所长。1979—1983年当选为中国考古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1983年任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参加过安阳小屯、后冈、侯家庄南地、侯家庄商王陵区、浚县辛村卫国墓地、日照两城镇等重要发掘。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于原始社会与考古学研究。著作有《新石器时代》等。参见“历史”中的“尹达”。 尹达1906—1983现代史学家、考古学家。原名刘耀,字照林,又名刘虚谷,河南滑县人。河南大学毕业。1938年赴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职于马列学院、北方大学、华北大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部副部长、北京大学教务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 一所(后与第二所合并)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会常务委员,《历史研究》主编等职。曾当选为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他是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历史的早期史学家。曾负责具体组织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一书的编写工作。著有《中国新石器时代》等及论文多篇。参见“考古学”中的“尹达”。 尹达1906~1983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原名刘燿,字照林。又名刘虚谷。河南滑县人。1932年河南大学毕业后,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1938年初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曾在陕北公学任教。1939年~1941年,任马列学院研究部历史研究室研究员。1941年以后,历任中央出版局出版科科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部副部长和北京大学副教务长。1953年底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1954年兼任考古研究所副所长。1955年起又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会常务委员。曾负责主编《历史研究》杂志,参与主持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建馆工作,具体组织主持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一书的编写工作。1954年~1962年兼任考古所所长。1983年又任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还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他先后参加了安阳小屯、后岗、侯家庄南地、西北岗殷陵、浚县辛村、大赉店以及日照两城镇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在学术方面,延安期间出版的《中国原始社会》一书,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中国原始社会研究的有益尝试,第一次在细致分析考古发掘所获可信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古代氏族制度的发展进程。他的主要论著1955年曾汇编为《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出版,1979年增订本更名为《新石器时代》。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