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雉子筵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雉子筵根 【概况】: 基源 为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莓叶委陵菜的根及根茎。 原植物 莓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oides L. 余项参见“雉子筵”条。 【生药】: 采集 秋季采挖根,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 鉴别 干燥的根茎短圆柱形或块状,有的略弯曲;表面棕褐色,粗糙,周围著生多数须根或圆形根痕;质坚硬,断面皮部较薄,黄棕色至棕色,木部导管群黄色,中心有髓。根细长,弯曲,长5~10cm,直径0.1~0.4cm,表面具纵沟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黄棕色至棕色。气微,味涩。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 。【化学】:根含d-儿茶素[1]。 附 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的全草含熊果酸、丝石竹皂甙元(Gypsogenin)、d-儿茶素(d-Catechin)[2]、没食子酸、山柰酚(素)、槲皮素、壬二酸[3]、3,3′,4′-三-甲氧基鞣花酸等[4,5]。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08 [2] 华西药学杂志 1989;4(1)∶6 [3] 沈阳药学院学报 1986;3(3)∶195 [4] CA 1990;113∶37726u [5] 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1244 【药理】: 雉子筵根成分d-儿茶素200mg/kg ip,对大鼠剪尾法试验,无明显止血作用;对豚鼠离体子宫,儿茶素浓度100~300μg/ml时,可使子宫紧张性增加,并呈挛缩状态。 有关儿茶素药理作用参见“孩儿茶”条。 参考文献 中草药通讯 1973;(6)∶8 【药性】: 性味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甘,温。” 功效 益中气,补肾虚,止血。 主治 ❶ 《新华本草纲要》:“用于干血,劳伤虚弱,疝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黄酒煎服,10~15g。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中草药通讯 1973;(6):“治疗各种出血:用雉子筵根的酒精提取物制成片剂(1g生药/片),日服3次,每次2~4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