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上海业余剧人协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上海业余剧人协会 简称“业余”,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所组织的戏剧团体。 1935年春夏之交成立于上海。负责人有张庚、章泯、徐韬、金山、赵丹等,成员有郑君里、魏鹤龄、王莹、胡湄及蓝苹等,多为影剧界著名导演或演员。 在“……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白色恐怖,我们今后在战术上要吸取教训,展开更有效的斗争。在战略上要开展建立剧场艺术的运动,扩大我们的影响”的思想指导下,先后演出了《娜拉》、《钦差大臣》、《大雷雨》等世界名剧及《欲魔》、《醉生梦死》等剧。 曾于1936年6月组织“星期实验小剧场”第二次公演。在所演的《秋阳》、《走私》、《都会的一角》等剧中,因有“东北是我们的”这类台词,而被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及国民党当局禁演。 同时被迫停演的还有“蚂蚁剧团”(因演出《走私》等剧)。对此中外报纸曾当即进行了报导、评论或抗议,成为轰动一时的事件。 1937年4月,扩大编制,成立了“上海业余实验剧团”。 应云卫、陈鲤庭、徐韬、章泯和赵丹等五人组成理事会;基本编导有史东山、袁牧之、沈西苓、欧阳予倩、贺孟斧等;舞台美术工作者有朱今明、汪洋、赵明、徐渠等;演员有陶金、舒强、吕复、沙蒙、王为一、英茵、章曼萍、赵慧深、叶露茜等;特约编导及音乐、美术方面的顾问有田汉、阳翰笙、于伶、宋之的、洪深、阿英、陈白尘、夏衍、马彦详、曹禺、冼星海、贺绿汀、盛家伦等,阵容可观。并宣言:“我们认为好的戏剧不应是刹那的官能的刺激,而应是深沉的灵魂的刻铭,其使命不只是娱乐观众,而且在于助长观众对现实生活的奋斗力。因之,在剧作的选择上,我们将尽量亲近以现实为基础的创作,或富于现实味的古典作。 而离弃那些距离地面较远的”。陆续演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武则天》、《太平天国》、《原野》、《保卫芦沟桥》等剧。 以其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成功的探索和高水平的演出,博得盛誉。由它开始的职业化演出,是当时剧运方向成功转移的标志,开创了左翼戏剧运动的新局面,对提高演剧艺术水平有较大的影响。“八一三”事变后,其成员大都参加了救亡演剧队,编入三队和四队。从上海出发经苏州、常熟、常州、无锡、镇江、芜湖、安庆、九江一带流动演出,年底到达武汉。剧目有《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塞上风云》、《毒药》、《两兄弟》、《故乡》等,还联合演出了《全民总动员》。1938年春入川,先后在重庆、成都公演《民族万岁》、《故乡》、《三江好》等剧,景况盛极一时,推动了大后方的戏剧运动。 同年夏吸收了王大化、江村、赵牧红等新秀与“成都剧社”(系“上海影人剧团”改名)合并,仍袭用“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名称开展活动。 1939年春,协会解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