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惭小好,大惭大好自认为小惭愧的文章,别人却认为小好;自认大惭愧的文章,别人认为大好。借喻世道错乱反常,不合情理。唐朝中期,文风不正,散文家韩愈曾著文讽刺说:“我写文章有很长时间了,每次自认为好的,别人却认为不好。小的称意的文章,别人就小怪异它;大的称意的文章,则大怪异它。但每次写出庸俗的文字,自己感到惭愧的,给人看时,别人却大加赞赏。其可谓‘小惭者,亦蒙谓之小好;大惭者,即必以为大好矣’。”(见唐·韩愈《与冯宿论文书》) 小惭小好,大惭大好xiǎo cán xiǎo hǎo, dà cán dà háo❶ 原指科举应试的八股时文的写作。文章稍合时文而自感小有惭愧的,却被时人誉为小好;完全切合时文,自己非常惭愧的,却被誉为大好。 ❷ 后泛指各类迎合时俗而内容空泛的应酬文字,比喻以丑为美的反常的时俗世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