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课本Xiaoxue sixiang pinde keben
根据《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
1982年5月,原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没有立刻组织人力编写全国通用的思想品德课本。一些省、市根据《大纲》精神,自行编写供本地区使用的课本或教师用的教学用书。1986年5月,《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颁布后,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北京市教育局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天津市教育局、辽宁省教委和黑龙江省教委、上海市教育局、广东省教育厅、四川省教委等单位,根据《大纲》,分别编写了六套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和一套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小学思想品德课审查委员会审查,作为试用教材,推荐全国各地选择使用。这六套教材是全国通用的基本教材,其内容约占总教学时数的四分之三,其余四分之一课时,由各地区自行编写本地区的补充教材。《大纲》要求“课文要图文并茂,故事性强,努力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课文和练习一般均配有插图,三年级以下多数都是彩色胶印,中、高年级有用双色套印的。课文的体裁形式多样,一般是通过童话、寓言、故事讲清道理。练习生动活泼,注意启发性和实践性。有些课文后面附有阅读材料,供学生自学,以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
课本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可能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需要。为了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使用课本时,对教材内容和编排顺序做适当调整,要不失时机地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事例充实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