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寒热辨证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寒热辨证 寒热辨证寒与热,是疾病的两种不同性质,是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故《景岳全书·传忠录》说:“寒热者,阴阳之化也。”所以,寒热辨证,是根据某些临床表现来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辨证候之寒热,实际上就是辨阴阳之盛衰。寒证,是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的反映;热证,是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的反映。正如 《传忠录·寒热》所说:“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即说明了产生寒证和热证的基本病机。 寒证、热证虚实鉴别表
寒证与热证的相互关系 寒证与热证,虽有阴阳盛衰的本质区别,但两者有时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既可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存在,表现为寒热错杂证候; 又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出现寒证化热,热证转寒等情况,同时还可以有某些假象出现。 寒热夹杂 有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寒里热、表热里寒等证。 上热下寒证: 指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热,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候。临床表现可见胸中烦热,脘痛嘈杂,频欲呕吐,同时又见腹痛喜温喜按,肠鸣,下利完谷不化等症。多为阳盛于上,阴盛于下所致。 上寒下热证: 指上部表现为寒,下部表现为热的证候,如脘部冷痛,痰多,嗳气,呕哕,又见大便秘结,小便赤痛,苔白根黄,脉象弦滑等症。此由于阴盛于上,阳盛于下所致。 表寒里热证: 指寒在于表,热在于里,常见于本有内热,又感风寒,或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等病证。如小儿素有食积内热,又外感风寒之邪,临床表现既有腹满,烦躁,口渴,苔黄等内热食积之征,又兼见恶寒发热,身痛等表寒症状,是为表寒里热证候。 表热里寒证: 指热在于表,寒在于里,常见于素有里虚里寒而又外感风热之患者,其临床表现是既有发热恶风,头痛,咽喉肿痛等表热症状,又有肢冷便溏,或下利,不渴等里寒症状,即为表热里寒证候。再如表热证未解,又因过服寒凉,损伤脾胃阳气,亦属表热里寒之证。 寒热转化 主要指寒证化热和热证转寒两种情况。 寒证化热: 即先为寒证,后变为热证,且热证出现之后,寒证便逐渐消失。如外感寒邪,开始为恶寒身热,身痛无汗,脉浮紧,纯为表寒之证。若因寒邪不能外解,入里化而为热,恶寒症状消退,而热势愈炽,且烦躁、口渴、苔黄等热症相继出现,即说明其证候已由表寒证变为里热之证。 热证转寒: 即先为热证,后渐变为寒证。如高热病人,由于大汗不止,阳从汗泄,或吐泻过度,阳随津耗,瞬即出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象沉迟等阴寒之证。 但是,寒热证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关键在于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当人体正气充实,阳气亢盛,其寒邪方能从阳而化热。或虽为热证,但正邪斗争的结果是正不胜邪,阳气虚损,则热证便可转化为虚寒之证。 寒热真假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特别在病情危重阶段,可能出现某些“寒极似热,热极似寒”的假象,形成真热假寒或真寒假热证候。 真热假寒证: 即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其临床表现是手足逆冷,脉沉,似是寒证,但肢冷而身热不恶寒,反恶热,脉沉数有力,更兼见烦渴而喜冷饮,咽干,口臭,谵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或热痢下重,舌深红苔黄而干等症。可以看出,其手足逆冷,脉沉是假寒之象,而内热才是疾病的本质。这是由于内热过盛,阳气郁闭于内,不能布达于四末所形成,是阳盛于内,拒阴于外,寒热格拒的病理现象,所以,又称之为 “阳盛格阴”,即“阳厥”证或“热厥”证。 真假寒热鉴别表
真寒假热证: 即内有真寒而外见假热的证候。其临床表现是身热面红,口渴,脉大,似是热证,但身热反欲盖衣被,口渴而喜热饮,脉大而无力。且还可见到四肢厥冷,尿清便溏,舌淡苔白等寒象。多由阴寒内盛,逼阳于外,阴阳寒热相互格拒而成,故又称其为 “阴盛格阳”证。 实践说明,辨析寒热的真假,可以从下述两方面来注意诊察: 一是假象的出现,多在四肢、皮表或面色方面,而脏腑、气血、津液方面的变化,则能反映病变的本质。故辨证应以里症、脉象、舌苔等为主要诊断依据。二是假象究竟和真象不同,详细审查当不难分辨。如假热的面赤,是面色白而仅见颧颊浅红娇嫩,时隐时现,与真热之满面通红迥异。假寒仅表现为四肢逆冷,而胸腹部往往却是大热,或虽周身寒凉,但反不欲近衣被,与真寒的身体踡卧,欲近衣被,亦不相同。真热假寒与真寒假热两证之鉴别如下表(表在左下)。 ☚ 表里辨证 虚实辨证 ☛ 寒热辨证hán rè biàn zhèngsyndromedifferentiation of cold and heat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