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小品自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小品自序》〔清〕廖燕 己未②春,予僦居城东隅③,茅屋数椽,檐低于眉,稍昂首过之,则破其额。一巷深入,两墙夹身,而臂不得转,所见无非小者。屋侧有古井一,环甃④狭浅,仅可供三四爨⑤,天甫晴,则已竭。井边有圃,虽稍展,然多瓦砾,瘠瘦,蔬植其中,则短细苦涩,不可食,予每大嚼之不厌。巷口数家,为樵汲艺圃与拾粪卖菜佣所居。其家多小雏⑥,大亦不至五六岁,时入嬉戏,或偷弄席上纸笔,画眉颊戏者。予颇任之,门外有古槐一株,颇怪,时有翠衣⑦集其上。旁有小石墩数块,客至则坐其上谈笑。客多乡市杂竖⑧,所谈皆米盐菜豉⑨,无有知肉食大言者⑩。予虽欲大言之,而客莫能听也。以故凡笔之于文者皆称是。 辛酉七月日,偶搜破簏⑾中旧稿,得文九十三首,类多杂幅杂著,零星散乱,因稍为校次,付奚⑿录过,目为小品,附《二十七松堂集》刻之。时予适改燕生,单名燕。燕者小鸟也,古“燕”字从“鸟”从“乙”,盖得天地巨灵者。越一岁,为壬戌⒀春正月,刻成,是岁德星⒁见于北。 (《二十七松堂文集》) 注释①这篇序文拉杂写来,尽是身边琐事。这些琐屑之事,一言以蔽之,生活环境既小且陋。最后归结到他的小品。因此可以说,全文是对其小品的形象写照。②己未——即清康熙十八年(1674)。③“予僦居”句——僦居,僦屋以居。僦(jiu),租赁。城,指其故乡曲江(今广东韶关)城。隅,角落。④甃(zhou)——井壁。⑤爨(chan)——烧火煮饭。⑥小雏——这里指幼童。⑦翠衣——指披着翠羽的鸟儿。⑧乡市杂竖——乡间、市井中的各色鄙贱之人。⑨豉(chi)——读音(shi),即“豆豉”,有咸淡两种,用煮熟的大豆发酵后制成。供调味用,淡的可入药。⑩肉食大言者——居高位、享厚禄而发表正大言论的人。⑾簏(lu)——用竹子、柳条或藤条编成的盛器。这里指箱子。⑿奚——僮仆。⒀壬戌——康熙二十一年(1682)。⒁德星——即岁星。德星见,喻贤者出。 小品自序辛酉七月日⑤,偶搜破簏中旧稿,得文九十三首,类多短幅杂著,零星散乱,因稍为校次,付奚录过⑥,目为小品,附《二十七松堂集》 刻之。时予适改燕生,单名燕。燕者小鸟也,古“燕”字从“鸟”从“乙”, 或曰 “”,盖得天地巨灵者。 越一岁,为壬戌春正月⑦,刻成,是岁德星见于北⑧。 (《二十七松堂文集》) 此篇拉杂写来,尽是身边琐事,茅屋、里巷、古井、菜圃、巷口人家、小孩戏耍、老槐树、小石墩、穷汉杂客、小品文等,凡十数事。叙每事不过十余字,但刻画入微,生动地再现了作者住地的环境。 这些琐屑之事,都是为了表现环境太差,既小且陋。“茅屋数椽,檐低于眉”,是屋之小陋; “两墙夹身,而臂不得转”,是巷之小陋; “环甃狭浅”,是井之小陋。园圃“虽稍展,然多瓦砾”,生长的疏菜,“短细苦涩”,仍属小陋。巷口人家,有拾粪者,有卖菜佣,大人先生眼里是“小人”、“陋夫”。邻有顽童,树有小鸟,旁有小石墩,杂客所谈无非柴米油盐之类的细事,作者所写的文章是小品,总之都不离“小”、“陋”二字。连作者的名字也与此有关,“燕者小鸟也”。 对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作者抱什么态度呢?他在文章中没有明说,但那样悠然自得的情态,每每现于纸上。园中之菜苦涩难咽,他却“大嚼之不厌”。邻家顽童偷弄笔墨,乱涂乱画,他也不加呵斥,听之任之。客至,就坐在门外的小石墩上,有说有笑。凡此种种,如果没有一点安贫乐道的精神,能做得到吗?文章末尾,说燕子是小鸟,但“得天地巨灵”,又说,翌年“德星见于北”,看似闲笔,其实都蕴含着作者的情志。作者在《八卦炉记》一文中说: “《传》称颜子簟瓢陋巷,而不改其乐,其即斯意也欤?”贫而能乐,正是此篇主旨所在。而出之以闲笔,不经意之笔,此是作者手段高妙之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