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小半夏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小半夏汤

《金匮要略》方。半夏一升,生姜半斤。水煎,分两次服。功能和胃降逆,消痰蠲饮,治饮停心下,呕吐不渴,心下痞闷。

小半夏汤 《金匮要略》卷中

【组方药物】 半夏18克 生姜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2味,加水7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2~3次温服。
【主要功效】 和胃降逆。
【适应病证】 痰饮内停,心下痞闷,呕吐不渴,及胃寒呕逆,痰饮咳嗽。
【方义分析】 呕吐伤液,故当作渴,今呕而不渴,是痰饮呕吐之故。方用半夏化痰散饮,和胃止呕,配生姜降逆,辛散饮邪,并可解半夏之毒。配伍虽简,用意则周。
【编者按语】 仲景之方,所以为世人所敬佩者,其一为有效,其二为精炼。此方亦然。曾有报道:一妇女妊娠4月,呕吐2月余,且呕恶剧烈,多方无效,用此而愈。另有1例为胃切除术后胆汁性呕吐,持续70天不能进食,呕吐大量苦水胆汁。亦用本方治愈。再有以本方治腹部手术后终日呃逆而取效。于此可见一斑。


小半夏汤 《千金要方》卷十八

【组方药物】 半夏18克 生姜15克 橘皮12克(一方用人参)
【制剂用法】 上药3味,取饮片,以水1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分3次服。
【主要功效】 降逆止呕,理气化痰。
【适应病证】 胸中有寒,痰饮内停,胸胁痞满,呕逆,食物不下。
【编者按语】 此即仲景小半夏汤加陈皮而成。陈橘皮亦可化痰降逆,且调理气机,后世二陈汤即以夏、陈为主药,此其源矣。

小半夏汤

小半夏汤

出自《金匮要略》,由半夏9克生姜三片(原方半夏一升,生姜八两)组成。水煎服。有和中止呕,祛痰之效。主治痰饮、呕吐之证,凡痰多咳嗽、色白质稀,以及胃寒呕吐者均可用之。半夏反乌头,附子,不可与之同用。

☚ 独活寄生汤   二陈汤 ☛

小半夏汤xiǎo bàn xià tāng

方剂名。《本草纲目》草部第17卷半夏。
【方源】《金匮要略》。
【组成、用法】半夏泡七次,一升,生姜半斤水煎服。
【功用主治】支饮作呕。

小半夏汤xiǎobànxiàtāng

《金匮要略》方。半夏一升, 生姜八两。水煎, 分两次服。治心下支饮, 呕吐, 口反不渴。

小半夏汤

小半夏汤

本方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方由半夏一升,生姜半斤(《备急千金要方》生姜加倍,并有橘皮一两)组成。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功能和胃降逆。主治痰饮呕吐,及诸呕吐谷不得下者。胃以下降为顺,上行为逆。由于胃有停饮或因其它原因引起的诸般呕吐,均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治宜蠲饮和胃,降逆止呕。本方主药半夏,用量小于大半夏汤,故名小半夏汤。方中半夏味辛性燥,辛可散诘,燥能蠲饮,既能降逆以涤饮,又可暖胃以除呕;生姜辛散温中,为止呕圣药,且能制半夏之悍。二药配伍,能增强温中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本方为止呕方之祖,凡胃寒,或痰饮内停,或凉药误治而致的呕吐、干呕、吐涎沫等,均可使用本方治疗。
生姜半夏汤(《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纳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功能辛散寒邪,舒展胸阳。主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
半夏干姜散(《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半夏、干姜等分。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功能温胃止呕。主治干呕,吐逆,吐涎沫。
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即小半夏汤加茯苓三两(一法四两)而成。功能和胃止呕,引水下行。主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

☚ 十四味建中汤   大半夏汤 ☛
000041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