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小儿秋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小儿秋燥

小儿秋燥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外感时病。故初起燥伤肺卫即伴津液干燥,如咽干、鼻燥,干咳等证,一般病情较轻,但亦有因燥致痉的重症。
秋季燥气主令,小儿肺常不足,调护不慎,易感燥邪发病。燥有偏凉偏热的不同,故有凉燥与温燥的区别。《通俗伤寒论》:“秋深初凉,西风萧杀,感之者多为风燥,此属凉燥,较严冬风寒为轻;若天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较暮春风温为重。”可见燥气偏凉偏热,是与秋令不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秋燥初起,邪在肺卫,其中除凉燥类风寒,温燥似风温,初起均有表证外,不论凉燥抑温燥,都必兼津伤气燥的见症。至于凉燥化热之后,其病机又与温燥相同。秋燥的治疗,《幼科要略》:“秋燥一症,气分先受,治肺为急; 若延绵数十日之久,病必入血分,又非轻浮肺药可医”。临床分凉燥、温燥和燥痉施治。
凉燥: 深秋初凉,西风萧杀,燥气流行,感其气而发病者,然燥多夹风,故症见畏寒无汗,鼻塞咳嗽,气逆胸满,身热唇燥,肌肤干燥。乃秋凉之燥风,侵袭肺卫所致。故治燥宜兼治风,用止嗽散加荆芥、防风、苏子。
温燥: 秋燥偏于温热者,清窍不利为其主要症状。如目赤,龈胀咽喉红肿疼痛,治宜清宣肺胃,可用翘荷汤、桑杏汤; 感燥而咳者,用桑菊饮、清燥救肺汤; 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宜甘寒养液,用沙参麦冬汤。
燥痉: 《解儿难》:“燥气化火,消灼津液,亦能致痉”。其症身热,唇焦齿干,神烦而啼,继而脊强肢瘈,气令痰壅,甚或昏厥。治宜清热熄风,润燥舒筋。可用增液汤加桑枝、钩藤、菊花、木瓜,至宝丹之类。秋燥,邪热久稽,耗损真阴,神倦瘈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宜育阴潜阳,用大定风珠加减。

☚ 小儿湿温   小儿冬温 ☛
0001914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