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陆堂元游仁翁室名。尊陆,尊崇陆九渊。九渊,南宋哲学家,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熹主张“先道问学”“即物而穷其理”,九渊则主张“尊德性”和“发明本心”“心即理”;熹好注经,九渊则谓“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朱讥陆为“禅学”,陆讥朱为“支离”,并赋诗互相责难。淳熙二年(1175)在信州(今江西上饶)举行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陆两派之争,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至明代王守仁则继承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而成为陆王学派。元刘岳申为作《尊陆堂记》:“永丰游仁翁,自名其堂曰‘尊陆’,尊象山学也……自有文学以来孰不尊?《易》《诗》《书》《礼》《乐》《春秋》,而陆氏未尝尊之。自有圣人以来孰不尊?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而陆氏未尝尊之。子之尊陆,非陆学本意也……然则陆氏果傲群圣欤?曰:非也……子能如陆氏之尊德性而又能如古人之‘道问学’,则群圣所以为群圣者,不在群圣而在我,将尊我之不暇矣,而暇尊陆乎?仁翁……晚更折节得陆学而尊信之。”(见《中斋集》卷五)“尊德性”“道问学”,语出《礼记·中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