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西尼耳,纳骚·威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西尼耳,纳骚·威廉

【生卒】:1790—1864

【介绍】:

英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节欲论”的倡导者。

他出生于英国一个乡村教师家庭,1811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自1819年起从事律师事务。在1825-1830年和1847-1852年,他两次出任牛津大学的政治经济学教授。1830年以后,他充当辉格党的主要经济顾问,先后参加了政府的调查集会结社和罢工运动委员会、修改济贫法委员会、关于爱尔兰人委员会的工作,担任了许多英国皇家委员会的委员,参加制定《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并竭力反对工会和工厂立法。他的主要著作有:《政治经济学大纲》(1836年)、《关于工厂法对棉纺织业的影响的书信》(1837年)。

西尼耳反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为资本家辩护的“节欲论”。他继承了萨伊的“生产三要素”论,对劳动和资本作了主观主义的解释。

在西尼耳看来,劳动是工人放弃自己安乐和休息所作的牺牲,资本则是资本家放弃目前享乐所作的牺牲,是对自己欲望和个人消费所作的节制。因此,工资是对工人牺牲的报酬,利润是对资本家“节欲”的报酬。

但是“牺牲”和“节欲”都是主观主义的,根本无法计量。于是他用价格替换价值,认为在竞争条件下,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会接近劳动和资本所构成的生产费用。尽管这样,西尼耳还是不能说明价值决定的问题。他把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关系歪曲为共同牺牲的平等关系,目的就是为了抹煞和掩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

西尼耳在《关于工厂法对棉纺织业的影响的书信》中,提出了“最后一小时”论,企图证明工厂主的利润是当时工厂法所规定的十一个半小时劳动日的最后一小时创造出来的。他用这种谬论来反对缩短工人的工作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