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黄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黄丸 方名。 ❶ 《千金翼方》卷19方。春三月:黄芩、黄连各4两,大黄3两;夏三月:黄芩6两,黄连7两,大黄1两;秋三月:黄芩6两,黄连3两,大黄2两;冬三月:黄芩3两,大黄5两,黄连2两。为细末,炼蜜为丸,黄豆大。每服5~7丸,日3次。 治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女带下,手足寒热。 黄芩2两,大黄、黄连各1两。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温开水下。 功能清热、解毒、泻火。治热病烦渴不安。又治小儿诸热,三药各1两,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每服5丸。 黄连、黄芩、大黄各10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熟水吞下。治三焦积热,上焦有热,致目赤头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致心膈烦躁,饮食不佳;下焦有热,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疽疖疮痍;五般痔疾,肛门肿痛,或下鲜血;并治小儿积热。 ❹ 《小儿药证直诀》方。黄芩0.5两,大黄、黄连各1钱。研末糊丸,如麻子大。每服5~15丸,食后,米汤送下。 治小儿诸热。 为《丹溪心法》卷3三补丸之异名。见该条。 ❻ 《银海精微》卷上方。黄连、黄芩各1两,大黄(酒浸炒)3两。 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30丸,热水送下。 治大眦赤脉传睛,大眦常壅涩,看物不准,及目赤,眼内生虚肉,形似鸡冠蚬肉。 大黄0.5,芒硝、地黄各2钱,黄连、黄芩、栀子各1钱。 为细末,炼蜜为丸服。治衄血不止,大便燥结者。 熟大黄(酒磨汁)3两,制乳香,制没药各1两,雄黄5钱,麝香,牛黄各3钱。为细末,和大黄汁为丸,梧桐子大。 每服5钱。 治悬痈红肿,及热毒大痈,杨梅结毒,火毒疼痛等症。 ❾ 《金匮要略》泻心汤作丸剂。现代实验研究证实,本方主要有抗菌,解热,止血,利胆,抗肝损伤,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