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时迁盗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时迁盗甲

时迁盗甲

我国著名古典小说评点家金圣叹在读了这一段文字后曾不无感慨地写道:“盖耐庵当时之才,吾直无以知其际也。其忽然写一豪杰,即居然豪杰也;其忽然写一奸雄,即又居然奸雄也;甚至忽然写一淫妇,即居然淫妇也。今此篇写一偷儿,即又居然偷儿也。”
是的,施耐庵并没有当过叱咤风云的豪杰,也没有当过令人生厌的奸雄,更没有当过淫妇和“偷儿”,为什么会“于三寸之笔,一幅之纸之间”,写什么象什么呢?金圣叹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他善于揣摸事物的“因缘”——也即事物产生的根据和条件。这里,金圣叹不仅从认识论角度总结了塑造人物的经验,同时也准确地指出了“时迁盗甲”的基本艺术特色。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时迁盗甲”的基本“因缘”是什么。其一,时迁虽然是盗贼中的高手,但他这次偷盗却不同于一般的偷鸡摸狗,而是要通过“盗甲”把金枪将徐宁“赚”上山寨,破呼延灼的“连环马”。其二,由于这副金甲是徐宁的“镇家之宝”,所以不但平时绝不肯给人看,而且还“用一个皮匣子盛着,直挂在卧房中梁上”。由这两个基本特点制约,时迁这次盗甲必须要盗得“巧”,不露一丝破绽;否则,被人抓住不说,还要误了梁山的大事。这便是时迁盗甲的最基本“因缘”,作者正是根据这个“因缘”,出色地表现了时迁盗甲的全过程,写下了一笔笔生花妙文。
要让时迁盗甲“盗”得巧,必须要把他盗甲的过程写得十分逼真。要做到这一点,莫过于让读者也站在贼的角度,和书中的“贼”一起去体验一下当贼的“眼脑”,当贼的“心肝”,做贼的“手脚” (金圣叹语)。为了让读者体验贼“眼脑”,作者往往在行文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变换叙事角度,让徐宁家的所有东西几乎都变成了时迁眼中的东西。关于这一点,《水浒》的作者确实有很丰富的艺术经验。如在“林冲风雪山神庙”中,作者正用第三人称做客观叙述,却突然写道: “(李小二)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对此,金圣叹批道: “‘看时’二字妙,是李小二眼中事。”这种在客观叙述中突然插入当事人感觉、态度的方法在“时迁盗甲”中也运用得十分出色。如,时迁找到徐宁的家宅以后,便爬到树顶上,“悄悄望时,只见徐宁归来,望家里去了。只见班里两个人提出灯笼出来关门,把一把锁锁了,各自归家去了。”金圣叹在这句后面连连批道: “只见如画。第一只见是主,第二只见是宾,……只此小小一段,便是妙绝之文。”后来,时迁又爬过徐宁家院墙,作者一连气写道: “看里面时”,“伏在厨房外张时”、“张(看,引者加)那楼上时”、“看那卧房里时”……等等。这样,作者虽然写了徐宁与他娘子“向火”时的情景,写了梁上的大皮匣,门口上的弓箭、腰刀,衣架上的各色衣服,但这确实“一一是贼眼中物”,“本为梁上匣中金甲而来,却反看了烘笼上包袱内许多衣服,做贼真有如此苦事”(金圣叹语)。正因为作者在这里突出写的是贼的感觉、贼的“眼脑”,所以他才在不知不觉之中把读者也带进了做贼的境界中,使人和贼一起看、一起听、一起紧张,一起轻手轻脚,生怕弄出一点儿声音来。
除了写出贼的“眼脑”之外,作者还很注意描写出贼的心理活动和贼特有的动作,表现出“贼心肝”和“贼手脚”。如,当时迁在暗处听见徐宁五更时分要去伺候天子时,便暗自盘算道: “眼见得梁上那个皮匣子,便是盛甲在里面。我若赶半夜下手便好; 倘若闹将起来,明日出不得城,却不误了大事?且挨到五更里下手不迟。”——本来,半夜趁别人熟睡,正是做贼的最好机会,也是贼人们偷东西的一般规律; 可是,时迁这个“高手大盗”却非同小可,他完全是按照事物的 “因缘”来做贼的: 这宝甲既然是徐宁的性命,那只有徐宁才时时挂记在心; 徐宁走了,下手更为保险。更何况这次盗甲非同一般,不能有一丝闪失。所以,作者让时迁临时改变计划,不仅活画出了时迁精细过人、处处小心谨慎的 “贼心肝”,而且也让时迁盗甲 “盗”得更巧。再如,时迁从梁上解了皮匣之后,突然被徐宁娘子听到声响。时迁便赶紧学老鼠叫; 而当侍女梅香贪睡怕冷,不肯起来,便用老鼠叫来搪塞徐宁娘子时,时迁就 “便学老鼠撕打,溜将下来”。这里,作者虽然没有直写时迁的心理活动,但是从时迁那种随机应变、一丝不慌的行为来看,时迁的 “贼心肝”仍然被刻画得十分突出。我们再来看一下作者是怎样描写贼特有的动作,也即 “贼手脚”的。时迁要盗甲,首先要吹灭灯。别人没了灯不好干事,而时迁这时却分外地麻利起来。只见他 “从柱子上一溜”,“潜入厨房里”,“却从厨桌下出来”,“从槅子边直踅到梁上,把身躯伏了”,“轻轻地解了皮匣”,“悄悄地开了楼门”,“从里面直开到外门”,“一口气奔出城外……”。这 “溜”、“潜”、“踅”、“伏”、“奔”等一系列动词,活画出他的老练、麻利,确实是 “盗贼高手”特有的动作。总而言之,施耐庵虽然没有真正地做过贼,但由于他参透了做贼的 “因缘”,所以当他在 “写豪杰、奸雄之时,其文亦随因缘而起”(金圣叹语) 。这,便是施耐庵 “写偷儿居然偷儿”的秘密,也是我们在描写人物时所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 三打祝家庄   真假李逵 ☛
000086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