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方。菟丝子(炒,炖) 120g,桑寄生、续断、阿胶各60g。前三味轧细,水化阿胶为丸,每丸重0.3g,每服二十丸,开水送下,日二次。功能补肾安胎。治滑胎。若气虚,加人参二两;大气陷者,加黄芪三两;食少者,加炒白术二两;凉者,加补骨脂二两;热者,加生地黄二两。 寿胎丸 《衷中参西录》上册【组方药物】 菟丝子120克(炒炖) 桑寄生 川续断 真阿胶各60克 【制剂用法】 上药4味,先将前3味轧细,水化阿胶和为丸,每丸重0.3克。每服20丸,温开水送下 ,日服2次。 【主要功效】 补肾,安胎。 【适应病证】 肾虚滑胎;及妊娠下血,胎动不安,胎萎不长等。症见腰酸腹坠,或阴道下血,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象见弱者。 【加减应用】 气虚者,加人参60克;大气陷者,加生黄芪90克;食少者,加炒白术60克;有寒者,加炒补骨脂60克;有热者,加生地60克。 【临床验证】 1.先兆流产:用寿胎丸加味治疗先兆流产有不少临床报道获得满意效果。其中用寿胎丸加味治疗先兆流产者110例(单独用本方治疗96例,配合黄体酮及维生素E治疗14例)。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症状消失后,仍须继续服药1~4疗程,以巩固疗效。结果有效者106例,占93.36%;无效者4例,占3.64%。(《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407)。用本方加味治疗先兆流产44例(其中21例用黄体酮无效),有效43例,自然流产1例。平均止血时间3.7天,平均疗程14.8天。15例曾加用黄体酮;平均止血时间4.4天(《中医杂志》1983,12:21)。2.习惯性流产:以寿胎丸加味(加狗脊、淮山药、炙甘草、炒白术、老南瓜蒂、炒白芍)为基本方,随证加味治疗习惯性流产50例。气虚加党参、炙黄芪;血虚加枸杞子、制首乌;阳虚加杜仲;阴虚内热加生地、黄芩、冬桑叶;阴道出血加苎根炭、仙鹤草、旱莲草、地榆炭。每日1剂,服至超过以往滑胎月,改为隔日1剂,服1个月。其中12例治疗时配合黄体酮和维生素E,于阴道出血停止后1周停用。结果50例中保胎成功37例,失败13例。其中单独用本方治疗38例,成功30例,失败8例;本方加黄体酮治疗12例,成功7例,失败5例(《浙江中医杂志》1986,10:448)。3.用加味寿胎丸(加川朴):治疗胎位不正57例(大多数皆胎动不安之先症)。每日1剂,连服2剂。如未获效,可再服2剂。结果46例胎位得到纠正,11例无效。妊娠7个月以上胎位不正者(横位、臀位、足位)均可服上药(《广西中医药》1981,15:50)。此外,本方还可用于月经不调、崩漏、痛经、恶露不绝等症,均有良效。 【方义分析】 此为近代名方。方中菟丝子补肾益精,肾旺自能荫胎;桑寄生、续断补肝肾,固冲任,使胎气强壮;阿胶滋养阴血,使冲任血旺,则胎气自固。四药相配,共奏补肾安胎之功。对肾虚脱滑者,颇著功效。 【实验研究】 1.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寿胎丸加味(加党参、炒白术、淮山药、白芍、黄芩)。煎剂对正常大鼠子宫和妊娠子宫平滑肌收缩均有抑制作用。9种单味药中黄芩对子宫平滑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有对抗前列腺素(PGF2X)收缩子宫的作用。续断、白芍有弱的抑制作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407)。2.加强垂体一卵巢促黄体功能:在怀孕大鼠,每日灌胃寿胎丸加味煎剂2次,每次2ml,连灌5天。结果表明,本煎剂使垂体重量显著增强,促黄体生成素(LH)和孕酮分泌明显增加,卵巢对125I—hCG结合明显增加,卵巢和子宫重量也明显增加(《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89,2:40)。3.雌激素样活性:灌胃给予去卵巢小鼠9种单味药的总提取物,每日1次,每次0.5ml,连续4天,结果发现,菟丝子、白芍、黄芩具有雌激素样活性,使阴道上皮细胞角化。续断、党参、桑寄生、白术、阿胶、淮山药则无作用(同上1)。4.促进子宫发育:寿胎丸加味煎剂可使怀孕大鼠子宫增重,续断、菟丝子、黄芩可使去除卵巢小鼠子宫增重量。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加味寿胎丸通过不同环节对子宫营养功能产生影响,促进怀孕大鼠子宫蛋白质、糖元合成,增加子宫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并可对抗PGF2X抑制上述各环节的作用(同上1、2)。另外本方安胎对后代的智商和体格发育等未发现不良影响(《河南中医》1988,2:14)。对细胞遗传学的研究亦表明无不良反应(《辽宁中医》1984,10:22)。
寿胎丸 《江苏中医》1987,3:44【组方药物】 菟丝子10克 川断肉15克 桑寄生20克 阿胶15克 苎麻根30克 【制剂用法】 上药5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0克,1日3次。亦可作汤剂用。 【适应病证】 先兆流产,属肾虚型者。 【加减应用】 气虚者加党参或太子参、生白术、淮山药;阴虚血热者加沙参、麦冬、黄芩、生地炭,去菟丝子;出血多者苎麻根倍用,阿胶倍用。 【临床验证】 以本方治疗先兆流产(肾虚型)63例。结果:有效60例,无效3例,有效率96%。 寿胎丸 寿胎丸本方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由菟丝子(炒,炖)120克,桑寄生60克,川续断60克,真阿胶60克。上药将前三味轧细,水化阿胶和为丸,每丸重0.3克,每服20丸,开水送下,日再服。功能补肾安胎。主治滑胎。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之气固则胎有所载,血有所养,胎儿才能正常发育。如肾气不足,冲任失固,胎失所系而影响胚胎发育以致滑胎,治当补肾安胎。方中重用菟丝子柔润不燥,补肾益精,肾旺自能荫胎;桑寄生、川断补肾养血,强筋骨,使胎气强壮。三药相配,用量较大,意在增强益肾安胎,冲任固则胎自安。原书说:“凡受妊之妇,于两月之后徐服一料,必无流产之弊。”又说:“气虚者加人参60克,大气陷者加生黄芪90克,食少者加炒白术60克,凉者加炒补骨脂60克,热者加生地60克。”现用于先兆流产、先兆早产、习惯性流产属肾虚型,症见下血色淡,腰痠腰坠,头晕耳鸣,两腿痠软,苔薄质淡,脉沉细滑者。习惯性流产应在孕后即开始服用,服过原流产月份为止。 ☚ ">四乌鲗一 黑地黄丸 ☛ 000044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