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寒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寒山

陈函辉,字水叔,号寒山,清台州临海人。初名炜。明万历十八年生,清顺治三年卒。崇祯进士,授靖江知县,擢礼部右侍郎。后入云峰山,作绝命词十章,投水死。
傅惜华,北京市人。见“碧渠馆主”条。

寒山

寒山

唐诗人。姓名不详。尝隐居天台唐兴(今浙江天台)之翠屏山,其山又名寒岩,故自号“寒山子”。其人举止言行俱奇特怪诞,形容枯槁,衣裳破敝,却固守穷困,不肯屈己徇物。诗歌多歌咏山林隐逸之兴,讥讽世态时俗,生动警策,独具一格。语言通俗易懂,如同口语,但又不流于率易。有《寒山子集》。

☚ 骆宾王   杜审言 ☛
寒山

寒山

寒山 (生卒年不详) 唐诗僧,一称寒山子。贞观时人。居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寒岩。好吟诗唱偈。其诗宣扬佛教的出世思想,语言通俗。近于王梵志。有诗300余首,后人辑为 《寒山子诗集》。

☚ 莫漫求真佛   欲得安身处 ☛
寒山

寒山

姓氏年里均不详。因隐居台州始丰(今浙江天台)翠屏山,其地深邃寒冷,当暑有雪,故又名寒岩,自号寒山子。与台州国清寺僧丰干、拾得相善,时有过从。其生活年代,旧说为唐太宗贞观(627—649)间人,所据为闾丘胤《寒山子诗集序》,近人余嘉锡已证其伪(《四库提要辨证》卷二○)。并考定寒山子应为玄宗先天(712—713)至代宗大历(766—779)、德宗贞元(785—805)间人。或以为虽难以否定寒山其人的存在,但其诗可能非一人之作,不能依其诗推定其生平。寒山诗多宣扬佛教因果轮回思想,亦杂有道家服食金丹之说,借对世态人情之讥讽,以扬善抑恶,诫谕世人。亦有写山林景色、隐逸情趣之作。诗风浅显明白,多村言俚语,诙谐机警。据其诗中自述共作诗六百首,今存三百馀首,唐宪宗元和(806—820)年间,徐灵府始编为三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七卷,今不传。《全唐诗》卷八○六编其诗为一卷,《全唐诗续拾》补二首。《宋高僧传》卷一九、《景德传灯录》卷二七有传。

☚ 严维   拾得 ☛

寒山?—?

一称寒山子。唐代诗僧。太宗贞观年间人,一说玄宗开元年间人,一说睿宗时人,或说宪宗时犹在世。居天台始丰县寒岩,常往来于天台国清寺,与拾得、丰干友善。好吟咏歌啸,狂放怪诞,诗风近于王梵志。后归寒岩,不知所终。天台国清寺僧编《寒山拾得诗》一卷。《全唐诗》辑录其诗三百十一首,编为一卷。
索引:寒山、寒山子。

寒山

(寒山) 出言成章,缔实至理,凡人不测,谓“风狂子”。(《全唐文》 卷一六二间邱元 《寒山子诗集序》)

《太平广记》 引 《仙传拾遗》 云: 寒山子好为诗,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树间石上,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桐柏征君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至寒山姓名,则不可考。其诗有云:“我住在村乡,无爷复无娘。无名无姓第,人唤着张王”,则当日已自隐其姓名矣。又云:“昨夜梦还乡,见妇机中织。驻梭若有思,擎梭似无力。呼之回面视,况复不相识。应是别多年,髩毛冲旧色”,则寒山固尝取妻矣。又云:“少小带经锄,本将兄共居。缘遭它辈责,剩彼自妻疏”; 又云:“我有六兄弟,就中一个恶”,则寒山固有兄弟矣。又云:“出生三十年,常游千万里,行江青草合,入塞红尘起。炼药空求仙,读书兼咏史。今日归寒山,枕流兼洗耳。”又云:“寻思少年日,游猎向平陵。国使职非愿,神仙未足称。联翩骑白马,喝免放苍鹰,不觉今流落,皤皤谁见矜?”又云:“一为书剑客,三遇圣明君。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今日既老矣,余生不足云。”拾得诗云:“少年学书剑,叱驭到京州。闻伐匈奴尽,娑婆无处游。旧来翠岩下,席草枕清流。”则二人固挟文武材,有意世用,不得志而逃于禅也。其诗近偈语为多。然寒山诗如“鹦武宅西国”篇、“春女衒容仪”篇、“妾家邯郸住”篇、“花上黄莺子”篇、“城中娥眉女”篇、“璨璨卢家女”篇,皆似古乐府。又如“白云高嵯峨,绿水荡潭波。此处问渔父,时时鼓掉歌。声声不可听,令我愁思多”,在王、孟集中亦当推为上乘也。(王舟瑶《跋寒山子诗集》)

近见寒山子一诗云:“有人兮山陉,云卷兮霞缨。秉芳兮欲寄,路漫兮难征。心惆怅兮狐疑,蹇独立兮忠贞。”昔人以为无异 《离骚》。寒山子,唐人,岂亦楚狂、沮溺之流与?(朱存爵 《存余堂诗话》)

其诗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至云“不烦郑氏笺,岂待毛公解”,又似儒生语。大抵佛语、菩萨语也。今观所作,皆信手拈弄,全作禅门偈语,不可复以诗格绳之。而机趣横溢,多足以资劝戒。(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九《别集类二》)

寒山

一称寒山子,唐通俗诗人。《太平广记》卷五十五《寒山子》条云:“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遽,当暑有雪,亦名寒岩,因自号寒山子。好为诗,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树间石上。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或警励流俗。桐柏徵君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十余年,忽不复见。”这是记录寒山最早的文字。其诗语言通俗、生动、质朴、清丽,如同口语;写景状物,形象而有概括力。《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诗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信手拈弄”,“机趣横溢”。
寒山的诗近年来被译为日文、英文和法文,在国外颇流行。有《寒山子诗集》两卷。《全唐诗》编诗一卷,收诗三百余首。

寒山

(1次) 寒冷的山岳。北有~《大》
另见〔薄寒〕

寒山hán shān

传说中北方常寒之山。张协《七命》:“大夫曰:‘寒山之桐,出 自太冥。’”《大招》:“魂乎无北! 北有寒山,逴龙赩只。”王逸注:“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逴龙。”

寒山hán shān

冬寒时节的山: ~已失翠,冻浦不闻潮。(五十·1151)

各种山

各种山

神仙居住的山:仙山 神山 神丘 灵丘灵阿 玉峦 玉岭
海上仙山:鳌丘 鳌洲
传说中的仙山:瀛洲 瀛州
春天的山:春山
气温非常高的山:火山 火焰山
寒天的山:寒山 寒岑
聚藏宝物的山:宝山(~空回)
海中的山:
整个山:满山 连岳 连山 漫山

☚ 山   各种状况的山 ☛
寒山

066 寒山

唐代僧人、诗人。姓氏、籍贯、生卒年均不详。他隐居天台始丰县寒岩(今浙江天台县西南),故号寒山子。常往来于天台国清寺,与寺僧丰干、拾得友善。其诗除讥评世俗,记述山林隐逸之兴外,多为宣扬佛教轮回因果之说和厌世思想。表现方法上以教戒说理为主,除间有庄语、工语外,主要用村言口语。语气通俗诙谐,机趣恣意横生。诗风近似初唐的王梵志。宋以后,寒山诗为诗坛所重视,如王安石有《拟寒山拾得》19首。他的诗用通俗机智的语言表现人生哲理,在日本和美国也颇为流行。《全唐诗》存其诗311首。

☚ 岑参   韦应物 ☛

寒山

唐诗僧。又称“寒山子”。贞观时人。隐居于始丰(今浙江天台)寒岩。其诗多歌咏山林隐逸之兴,写景抒怀,讥讽世态时俗,亦有宣讲佛理之作。语言通俗生动,质朴清丽,如同口语,又诙谐机趣,宋以后颇受推重,在日本、美国亦颇流行。存诗300余首,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


寒山约7—8世纪

又称“寒山子”,唐代僧人。住天台山寒岩。与国清寺拾得为友。好吟诗唱偈,有《寒山子诗集》行世。

寒山Han Shan

monk poet of the Tang Dynasty. Works: Poems of Han Shan,etc.

寒山

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

寒山约680—约793

即寒山子。唐诗人。传为僧, 一说是道士。隐居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寒岩,常往来于国清寺,与寺僧拾得相友善。其诗释道思想相杂,但浅近自然。写诗二百余首。著有《寒山子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