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宦官弄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宦官弄权 宦官弄权huanguan nongquan东汉后期不断出现的宦官依靠或控制皇帝而进行专权的局面。永元四年(92), 宦官郑众与谋诛外戚窦宪有功而受重用, 是东汉宦官参政控权的开端。从此, 在皇帝对外戚争权的斗争取胜之后, 宦官往往挟功自重, 形成新的专权集团。这种局面常与外戚专政交替出现。桓帝以后, 外戚势力渐衰, 宦官专权则达到高潮。桓帝诛除外戚梁冀后, 宦官单超、徐璜、具瑷、左悺、唐衡等五人因与谋有功, 同日封侯, 人称“五侯”。他们专权后,骄横跋扈, “自是权归宦官, 朝廷日乱” ( 《后汉书 ·宦者列传》)。这些宦官有的兼做朝官, 禄重位尊, 娶姬妾, 蓄养子, 传爵袭封。他们不但把持朝政, 而且贻害地方,其“兄弟姻戚,皆宰州临郡”,依仗宦官势力,横行无忌, 搜括百姓, 与盗贼无异。宦官弄权, 虐遍天下,民不堪命,造成全国性灾难。167年桓帝死,12岁的灵帝继位, 窦太后临朝。其兄大将军窦武出掌朝政, 与太傅陈蕃通谋诛杀宦官。事泄, 宦官曹节、王甫先发制人,劫太后,挟灵帝,发兵攻杀窦武、陈蕃。自此,宦官借典禁兵牢握大权,连皇帝也形同傀儡。灵帝常说: “张常侍 (宦官张让) 是我公, 赵常侍 (赵忠) 是我母。” ( 《后汉书·宦者列传》) 光熹元年(189),14岁的刘辩继位,何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密谋召边将董卓进京,图诛宦官。不料宦官提前下手,矫诏诳杀何进。后司隶校尉袁绍勒兵入宫, 尽捕宦官,“无少长皆杀之” (《后汉书·何进传》), 从而结束了宦官弄权的局面。 ☚ 外戚干政 党锢之祸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