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室内剧电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室内剧电影

室内剧电影

这里所说的“室内剧电影”指的不是在室内拍摄的电影,它是20世纪20年代德国的一种电影思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战败,一些军工厂开始转项生产胶片,使德国的胶片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的光学和机械技术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同时,德国的电影企业为了生存,也有了一些调整,许多小公司都合并到乌发公司,因而增强了制片实力。这一切都增强了德国电影和美国电影的竞争能力,使德国电影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影片生产数量可观、流派纷呈的空前繁荣的局面。在各种流派中,最有影响的是表现主义电影和室内剧电影。表现主义电影出于对现状的不满,强调作品表现主观的现实,目的是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确切地说,是表现艺术家自己。但后来,表现主义电影家厌弃了这种脱离现实的创作,开始回到现实的道路。表现主义电影的奠基人和剧作家C·梅育首先脱离了那个在自己赞助下创立起来的表现主义电影流派,写出了 一系列“室内剧电影”剧本,成为室内剧电影的创立人和理论家。


德国室内剧电影《蓝天使》剧照


所谓“室内剧电影”的特征是: 以社会上的小人物和他们所处的生存环境为对象,主要描写命运的冷酷; 故事情节力求简单,简单到如同一条新闻; 动作则完全按照古典悲剧的样式来表现,并采用了时间、地点、动作的“三一律”。由于故事情节和社会环境的简单,所以 “室内剧电影” 的人物数目很少,一般无名无姓,只以其职业为特征; 在表演上,要求演员表演严肃平实,避免夸张,又要求少用字幕,力求通过可见的形象来传达戏剧性内容。但囿于无声电影的技术局限,势必造成人物性格过于简单,观众甚至有时无法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 而且 “室内剧电影” 的镜头常常长时间地停留在人物的手势动作和面部表情上,所以镜头有时显得过于冗长和重复。而1924年茂瑙导演的《最卑贱的人》标志着室内剧电影创作的最高峰。
☚ 实验电影   类型电影 ☛
室内剧电影

室内剧电影

在创作观念上与表现主义相对立的电影现象。主要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室内剧” 一词源于德国戏剧家莱茵哈特为自己创办的一家小剧院的名称。后由电影剧作家卡尔·梅育将其引入电影,并相继创作了 《后楼梯》、《铁道》、《圣苏尔维特之夜》、《最卑贱的人》 等电影剧本。这些剧本由罗布·辟克、茂瑙等著名导演拍成影片后,成为室内剧电影的代表性作品。与表现主义电影注重传达艺术家的内心感受和表现怪诞经验不同,室内剧电影主要表现普通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不幸遭遇,故事情节简单平实并往往在狭小的室内空间展开,表演风格较接近写实。室内剧电影的创立及创作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与舞台室内剧有较密切的联系,但又不完全恪守舞台室内剧的创作原则。尤其在镜头运动等方面有较多的创新。20世纪20年代后期,许多德国导演移居美国,曾将室内剧的成功经验运用于常规电影,拍摄出了不少重要的作品。

☚ 表现主义电影   新现实主义电影 ☛
室内剧电影

室内剧电影

在创作观念上与表现主义相对立的电影现象。主要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室内剧”一词源于德国戏剧家莱茵哈特为自己创办的一家小剧院的名称。后由电影剧作家卡尔·梅育将其引入电影,并相继创作了《后楼梯》、《铁道》、《圣苏尔维特之夜》、《最卑贱的人》等电影剧本。这些剧本由罗布·辟克、茂瑙等著名导演拍成影片后,成为室内剧电影的代表性作品。与表现主义电影注重传达艺术家的内心感受和表现怪诞经验不同,室内剧电影主要表现普通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不幸遭遇,故事情节简单平实并往往在狭小的室内空间展开,表演风格较接近写实。室内剧电影的创立及创作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与舞台室内剧有较密切的联系,但又不完全恪守舞台室内剧的创作原则。尤其在镜头运动等方面有较多的创新。20世纪20年代后期,许多德国导演移居美国,曾将室内剧的成功经验运用于常规电影,拍摄出了不少重要的作品。

☚ 表现主义电影   新现实主义电影 ☛
0000735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