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审计原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审计原则在中国,主要包括:1.统一性原则。由国家审计机关统一领导,分级管理。2.独立性原则。审计机构及其人员独立施行审计监督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对发现的问题要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和结论。3.权威性原则。中国审计署是国家最高审计机关,统一领导全国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被审计单位必须执行。如不服,可在规定期间内要求复审,经过复查的决定,则必须执行。4.依法审计的原则。审计是实行经济监督。财经法规是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社会主义法制是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5.依靠群众原则。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审计监督不仅要有自上而下的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还要有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只有把国家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审计原则 审计原则审计原则是指导审计工作的基本理论,是组织审计工作,处理审计事项所必须遵循的规则。进行任何审计都必须全面贯彻各项审计原则,才能实现审计职能和发挥审计作用,圆满地完成审计任务。我国的审计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 独立性原则。审计独立性原则要求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不受外界影响而坚持其独立性。审计独立性原则包括: 第一,审计组织上的独立; 第二,人员上的独立; 第三,工作上的独立; 第四,经费上的独立。(2) 政策性原则。我国社会主义审计必须把体现社会主义最高利益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作为进行审计工作的基本依据,把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作为审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判断是非的准绳。(3) 客观性的原则。审计工作的客观性是形成审计工作权威性的基础之一,是指审计意见的提出不能由审计人员的主观臆测来决定,而应有合乎事实的根据和作出判断的客观依据。(4) 重要性原则。审计机构确定审计任务,布置、检查、总结审计工作都要选择重要的审计事项进行。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时,应当选择重要的经济事项进行审查。(5) 公正性原则。审计工作的公正性,是指通过审核检查以后所提出的审计意见,应当坚持以客观标准为尺度,以审计准则为基点,评价合理,宽严适度,公平正直,才能有效地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审计职能的发挥。 ☚ 审计目标 内部控制制度 ☛ 审计原则 审计原则指导和制约审计工作的基本思想。它是由特殊性、一般性和业务性三种原则构成。特殊性原则是特定社会制度下审计活动的特殊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主要包括: 政策性、计划性、合法性和群众性四项原则; 一般性原则是审计工作经过一定时期和大量实践而逐渐概括出来的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基本要求,适用于所有的国家。它是指导和制约审计工作全过程的基本规范,是决定审计工作质量的基础,包括独立性、专业性、客观性和谨慎性四个原则; 业务性原则是指导各阶段审计工作的业务规范。包括 (1) 审计计划编审原则: 全面性和重点性、严谨性和灵活性、以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和评价为基础; (2) 审计证据的搜集和评价原则: 充分性、胜任性和经济性; (3) 审计报告编审原则: 公正性和客观性、批判性和建设性、简明扼要与及时性; (4) 后续审计原则: 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性。在贯彻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方针下,审计原则的计划性、政策性极为重要,它们适应国家对社会再生产进行调节、控制的需要,反映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是指导我国审计活动方向的基本原则。 ☚ 审计规范 特殊审计原则 ☛ 审计原则auditing principle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