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苞花根
【名称出处】:《民间常用中草药汇编》 【概况】: 基源 为马鞭草科大青属植物赪桐的根。 原植物 赪桐Clerodendrum japonicum(Thunb.)Sweet 余项参见“荷苞花”条。 【生药】: 采集 8~9月采挖根,晒干。 【药性】: 性味 苦,寒。 ❶ 《陆川本草》:“苦,寒。” ❷ 《广西中药志》:“淡、微甘,平。” 功效 清热利湿。 主治 肺热咳嗽,痔疮出血,痢疾,风湿骨痛。 ❶ 《岭南采药录》:“治咳嗽。” ❷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痔疮出血。” ❸ 《陆川本草》:“解热毒,利小便。治痢疾。 ” ❹ 《广西中药志》:“清热祛湿,治热咳,火燥筋骨,疮疡。” ❺ 《四川中药志》:“补血。治带症,痔疮,疝气,失眠。” ❻ 《广西民间常用草药》:“冶风湿骨痛,黄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水酒煎),30~60g;或研末。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骨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肺结核咳嗽,咯血:荷苞花根9~30g,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