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荸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荸荠

中药名。

见《日用本草》。别名:水芋,黑山棱,地栗,红慈菇,马蹄等。

为莎草科植物荸荠Heleocharis dulcis(Burm.f.)Trin.ex Henschel的球茎。

栽植于水田中。我国温暖地区均有栽培。10~12月挖取,洗净,风干或鲜用。

球茎圆球形,略扁,大者直径可达3厘米,厚约2.5厘米,大小不等,下端中央凹入,上部顶端有数个聚生嫩芽,由枯黄的鳞片包裹。球茎外皮紫褐色或黑褐色,上有明显的环节,节上常有黄褐色膜质的鳞叶残存,有时附有小侧芽。

质脆,内部白色,富含淀粉和水分,压碎后流出白色乳汁。气微,味甜。以个大肥嫩者为佳。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洗净,削去外皮。或制成荸荠粉。

味甘,性寒。

入肺、胃经。

清热,化痰,消积。治温病消渴,黄疸,热淋,痞积,目赤,咽喉肿痛,赘疣。《本草纲目》:“按王氏《博济方》治五积冷气攻心,变为五膈诸病,金锁丸中用黑三棱,注云即凫茈干者,则所谓消坚之说,盖本于此。”《本草新编》:“乌芋,切片晒干,入药最消痞积,与鳖甲同用最佳,亦不耗人真气,近人未知入药,特表而出之。”内服:煎汤,6~12克;捣汁、浸酒或煅存性研末。

外用:煅存性研末撒,或澄粉点目,或生用涂擦。虚寒及血虚者慎服。
❶ 治黄疸湿热,小便不利:荸荠打碎,煎汤代茶,每次120克(《泉州本草》)。

❷ 治痞积:荸荠于三伏时以火酒浸晒,每日空服嚼7枚,痞积渐消(《本经逢原》)。
❸ 治腹满胀大:乌芋去皮,填入雄猪肚内,线缝,砂器煮糜食之,勿入盐(《本草经疏》)。
❹ 治大便下血:荸荠捣汁大半钟,好酒半钟,空心温服(《神秘方》)。

❺ 治咽喉肿痛:荸荠绞汁令服,每次120克(《泉州本草》)。

❻ 治下痢赤白:取完好荸荠,洗净拭干,勿令破损,于瓶内入好酒浸之,黄泥密封收贮。遇有患者,取2枚细嚼,空心用原酒送下(《唐瑶经验方》)。荸荠含一种不耐热的抗菌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产气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