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审美移情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审美移情 审美移情aesthetic empathy把人的感情从感受的主体移入客体,仿佛使客体有了同主体类似的感情叫做移情。它是德国美学家费肖尔(Vischer,R.)首创,19世纪下半叶,在西方美学界很盛行。主要代表有德国的里普斯(Lipps,T.)和伏尔盖特(Volket,J.E.)等。他们用移情来解释一切审美现象,认为审美活动就是主观的移情,它所关涉的不是外物,而是主观感受的感觉形象。事实上,在移情过程中,通过紧密的象征作用,美育工作者可以指导受教育者把自己的思想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客观事物中去,以己度人, 以人象物, 由物我分割或对立达到物我交融或同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审美心理过程便包含着移情过程。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把自己轻闲、潇洒的心境,表现于燕子的自由穿飞、水鸥的亲近嬉游,正是审美移情的妙用。 ☚ 审美心理运动的阶段 审美意识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