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宝鸡峡引渭灌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宝鸡峡引渭灌区

陕西省关中西部,从渭河引水的灌区。东西长181 km,南北宽14 km。灌溉面积20万hm2,其中自流灌溉占2/3,提水灌溉占1/3。塬下灌区系由原渭惠渠扩建而成,设计引水流量45 m3/s,干渠总长197 km。渭惠渠1937年建成通水,1949年灌溉面积1.8万hm2,1950年扩建后,扩大到3.8万hm2。1958年增修了北干渠,灌溉面积增至7.2万hm2。塬上灌区1971年建成,设计引水流量50 m3/s,灌溉面积12.8万hm2,干渠总长215 km,支渠总长696 km,抽水机站21座,配套机井11349眼。塬上有中型水库4座,总库容2.29亿m3。灌区年引水量6.08亿m3,库塘蓄水1.92亿m3,提取地下水1.27亿m3

宝鸡峡引渭灌区

宝鸡峡引渭灌区bɑojixiɑ yinweiɡuɑnqu

全国十大灌区之一。位于关中平原中西部,西起渭河宝鸡峡口,东到泾河岸,南临渭水,北抵渭北高原腹地,与冯家山灌区、羊毛湾灌区接壤。灌区东西长181公里,南北平均宽14公里,最宽处达40多公里,是一个多枢纽、引抽并举、渠库结合、长距离输水、大型建筑物众多的特大灌区。灌区由1937年建成的渭惠渠,1958年建成的渭惠渠高原抽水灌溉工程和1971年建成的宝鸡峡引渭工程合并而成。分为原下(原渭惠渠)与原上(原宝鸡峡)两大灌溉系统。原下属老灌区,1937年底建成投入运行。渠首位于眉县魏家堡,设计引水流量30立方米/秒,灌溉面积57万亩,1956年扩建进水闸,引水流量增至45立方米/秒。1958年开始在渭惠渠总干渠引水建设高原抽水灌溉工程,沿原边新建干渠105公里,修建高扬程、大流量的大型抽水站17处,最高单级扬程57米,多级扬程73.3米,于1959年4月建成,为当时全省最大抽水灌区,新增设施灌溉面积96万亩(抽水77.6万亩,自流18.4万亩),渭惠渠灌溉面积遂扩大至153万亩。宝鸡峡引渭工程于1958年11月开工,1962年3月缓建,1969年3月复工,1971年7月建成。渠首位于宝鸡市以西11公里处的林家村,设计引水流量为50立方米/秒,设施灌溉面积170万亩。为协调水源,便于管理,陕西省水利厅于1975年4月采取新老灌区合并,组成宝鸡峡引渭灌区。今灌区设施灌溉面积296.56万亩(其中咸阳市258.68万亩),设计引水流量95立方米/秒,校核流量115立方米/秒。自开灌以来,已累计引水300亿立方米,估计增产粮食273亿公斤,产生的社会效益达320亿元。灌区占全省耕地面积的十八分之一,出产粮食总产量占全省七分之一,商品粮总产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被誉为“陕西第一大粮仓”。灌区有总干渠和干渠6条,长412.6公里;支渠77条,长698.4公里;斗渠1956条,长2174.76公里;各类建筑物48582座,中型水库5座,总库容2.65亿立方米,有效库容1.16亿立方米;抽水站22座,装机容量26624千瓦,总抽水能力82立方米/秒,抽灌面积92.1万亩;水电站6座,机组14台,装机容量33900千瓦;已配套机电井12364眼,已形成新老灌区结合、引蓄提排兼备、渠库井塘补充的较完整的大型灌排体系。

☚ 泾渭河冲积平原   宝嫩牌阿司匹林肠溶片 ☛
0000034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4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