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是西方经济学家依据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而划分的市场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又称纯粹竞争市场,是一种纯理论的完全自由化的市场。它的根本特征是: 任何一个经济决策单位,包括厂商、消费者和资源所有者等都不具有改变或影响市场价格的市场力量。作为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五个方面的条件: ❶它是一个没有外在力量的干预和控制的市场。 ❷在这种市场中,单位数目多,但规模小,尚未形成足以左右市场的大企业或大公司。 ❸市场上出售的商品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因而谁也不愿意为同一质量的商品付出较高的价格。 ❹市场上各种生产资源能够自由流动,可以随时进入或退出生产。 ❺市场信息畅通,生产者和消费者有充分的市场知识,双方均不存在欺诈行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下,市场价格由整个行业的供求关系决定,每个厂商均无法改变这种市场价格; 厂商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是相等的,都等于产品的单价。在这种市场条件下,厂商是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来确定均衡产量的。在短期中,由于厂商不能随意进出某一行业,因此生产的均衡状态可能出现供大于求、供小于求、供求平衡三种情况。从长期来看,由于厂商可以自由进出该行业,调节着市场的供求水平,使厂商的长期均衡表现出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三者趋于相等,使价格和产量处于长期均衡。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中实际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垄断市场又叫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的控制之下,市场上没有其他厂商的产品可以作为这家厂商产品的替代品,消费者只能买这家厂商的产品而没有其他选择,这也是一种纯理论模型。垄断市场的基本条件是: ❶市场上只有惟一的一个卖者。 ❷被垄断的产品或劳务是奇特的,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❸生产资源的流动困难,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和不可能。 ❹信息流通不畅。在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整个行业的市场需求曲线就是一家厂商的需求曲线,商品的价格是变动的,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是不等的。在这一市场条件下,单个厂商将根据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原则来确定它的产量与价格。从短期来看,厂商均衡的条件是,商品售价高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可继续生产;反之则必须停止生产。在长期内,厂商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调整生产规模,确定最佳生产量,以保证利润收入不低于正常利润。 垄断竞争市场又称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模型。垄断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是: ❶市场上,产品之间存在差别,即同样的产品不仅在质量上存在差别,而且在包装、形状以及商标等方面都存在差别。产品的差别越大,垄断的程度就越高,但各种有差别的同类产品间又存在竞争。因此产品差别既引起了垄断,又引起了竞争,出现了垄断竞争的局面。 ❷生产同种产品的厂商数目较多,但又不像完全竞争条件下那样足够多,也不像完全垄断市场上那样独家垄断。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各个厂商对市场供给既垄断,又彼此进行竞争。从短期来看,由于厂商对供给的垄断,依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确定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会由于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成本而给厂商带来垄断超额利润。从长期来看,由于超额利润的吸引,必然会使新的竞争者加入市场以扩大供给,由此引起超额利润的消失。垄断竞争市场上厂期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西方经济学认为,垄断竞争市场是比较切合现实市场的一种市场模型。 寡头市场是介于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之间的一种中间型市场,是指只有少数几家大厂商对市场形成了垄断的一种市场结构。其基本特征是: ❶几个卖者中,每个厂商的收益和利润不仅取决于自己的产量,而且要受其他厂商产量的影响,因此厂商之间存在依存关系。 ❷商品的价格既不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也不是单独由一个生产者决定的,而是由少数几个寡头通过或明或暗的联络、勾结,不定形式的协议或默契等方式决定的。 ❸寡头价格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由于寡头垄断种类繁多,关系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所以寡头垄断下价格与产量决定的分析就相当困难。但寡头垄断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毕竟是普遍现象,对之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 成本与利润最大化 生产要素、 价格、 供求 ☛ 000038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