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宋词《鹧鸪天》 - 晏几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宋词《鹧鸪天》 - 晏几道

诗词鉴赏《鹧鸪天·晏几道》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①鹧鸪天,词牌名。 ②“尊前”,点明是在酒筵。玉箫,指在筵席上侑酒的歌女。 ③楚宫,楚王之宫,指代玉箫的居处,亦暗示女主人公“巫山神女”的身份。④惯,惯常。 ⑤谢桥,谢娘家的桥。唐代有名妓谢秋娘。词中以谢桥指女子所居之地。

此词内容写的是词人在一次春夜宴会上惊艳的情事。

上片起首二句,写两人初逢的情境。词中以玉箫指称,当意味着两人在筵前目成心许。在华灯下清歌一曲,醉颊微酡,“妖娆”前着一“太”字,表露了词人倾慕之情。接下来“歌中”二句,从“一曲”生出。在她优美的歌声中痛饮至醉,谁又能感到遗恨啊!在她唱完之后,馀音在耳,筵散归来,酒意依然未消。“歌中醉倒”四字统摄全篇:表面看来,这是说一边听歌,一边举杯酣饮,不觉便酩酊大醉了;实际上是暗示自己被美妙的歌声陶醉,被美艳的歌者迷醉了。一“醉”字,点明命意,情韵悠长,并提引下片写的春夜梦寻。“醉倒”是心甘情愿的。“谁能恨”即无人能恨,与柳永《凤栖梧》词“衣带渐宽终不悔”有异曲同工之妙。词人醉得实在是太深太沉了,以至宴会归来,仍酒意未消,而“未消”的不仅是酒意,更有见玉箫而产生的绵绵情意。两句实中有虚,沉着深婉。

过片紧接写“归来”的情事。“春悄悄,夜迢迢”意谓春意悄悄地潜进了心中,春夜又是漫无际涯。“悄悄”二字,写春夜的寂静,也暗示词人独处时的心境。久不成寐,更觉春夜迢迢,与上片短暂的欢娱恰成强烈对照。“碧云”句,以天设喻,慨叹由于人为的间阻,使两人不能互通心愫,侯门如海,要想重见就更是困难了。“楚宫”,楚王之宫,指代玉箫的居处,亦暗示女主人公“巫山神女”的身份。这三句写宴罢归来的刻骨相思,婉妙动人。“梦魂”二语,是全词中警策之语。今夜里,词人的梦魂,在迷蒙的夜色中,又踏着满地杨花,悄悄地走过谢桥,去重会意中人了。末句“又”字,用意尤深,赴宴时踏杨花过谢桥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再来却是虚幻飘忽的梦魂了。这一结能生能新,情韵佳绝。

●鹧鸪天,参见第78页相关介绍。

●晏几道在二十余岁时父亲亡故,以后家道中落,一生仕途不利,只做过颖昌府许田镇监等小官。总观其性格和身世,第一是其为人极重感情,甚至达到了有些“痴”的地步。小晏为朋友真肯“两肋插刀”,即使自己贫寒也要倾力相助;纵然受人欺骗,却仍笃信于友情而不懊悔。

●苏轼曾对晏几道拒绝慢词、坚持小令的作法十分纳闷。一次,苏轼亲自来拜访晏几道,想和他谈谈心。晏几道从破旧的屋子里踱出来,冷冷地道:“当今朝廷高官,多半是我晏府当年的旧客门生,我连他们都无暇接见,更何况你!”掉头回屋。苏轼自然愣住。当时的苏轼名满天下,又喜朋友,所到之处,无不呼朋引类,极受欢迎。这种钉子还是人生第一次碰到!苏轼捋捋胡子,笑着走开了。遇见这么一个任性倔强的落魄公子,他除了笑一笑之外,还能怎么样?

任性又重感情,很多美好的事物都会牵动词人的愁思。

鹧鸪天

晏几道

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 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

同为鹧鸪天的词牌,此词写离愁别恨,哀婉动人。起二句,写的是昨夜里一番沉醉,今朝酒醒,又是春残时候,只见野棠梨上的宿雨,恰似离人的悲泪一样纵横。词人蓦地感到,春天真的过去了;再谓往日的欢娱,如昨梦前尘,一切美好的情事全都消失了。三、四句写与情人别后的情景:在悠扬的玉笙声里,孤鸾空自哀怨;罗幕中余馥郁,去燕犹未归来。过片三句,故作退让,用表面豁达的语言来表现怨极而无可奈何的心境:真正觉悟的他还是要让那千万缕割不断的情丝去牵系着自己:“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这是一句彻骨情语。当初“共展鸳鸯锦”的美好时光,已一去不复返了,所余下的只是永久的孤独和哀伤。

“燕子”的意象在此词中用以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家破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

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宋词《鹧鸪天》 - 晏几道 - 中华宋词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宋词《鹧鸪天》 - 晏几道

诗词鉴赏《鹧鸪天·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①鹧鸪天,词牌名。 ②彩袖,指代身穿彩色舞衣的歌女。玉钟,酒杯的美称。拚却,甘愿,不惜。 ③歌尽桃花扇影风,一作“歌尽桃花扇底风”。桃花扇,应是画有桃花的扇子,歌舞时所用。 ④剩把,尽把。银釭,银质灯台。

本词表现的是一对恋人的“爱情三部曲”:初逢,别离,重逢。情调低徊,缠绵悱恻。

词的上阕,是追忆分手之前的一段生活情景:“彩袖殷勤”二句,一着笔于对方,一落墨于自身,既展现了二人初识时的特定情境,也披露了二人一见倾心、愿托终身之际的曲折心态。“舞低杨柳”二句描写歌舞场面,渲染欢乐气氛,是对初识、亦即初盟时的情境的进一步勾画。不直言伊人舞姿曼妙,歌声婉转,而借时间的推移,从侧面表现出其尽态极妍,是作者的独出机杼之处。“舞低”句既点出了艳舞的持续之久,又将月升日沉的自然现象化为其动态效应。末句由暗示伊人轻摇纫扇,尽兴演唱,直至精疲力竭,才暂歇歌喉——扇底风尽,不正意味着歌喉暂歇?那是他与伊人相识相恋的契机。这两句造语精丽,发想新奇,于织浓绮华中别见韶秀之美,因而深为后代词论家所推赏。

下阕一笔跃至别后的相思,而将初盟以迄别离的种种情事尽皆略去,颇见剪裁之工。“从别后”二句点明初逢的场面是其别后怀念的主要内容。“几回魂梦”句直诉魂牵梦萦的相思情怀。“与君同”暗示不独自己如此,对方亦复频入梦境,相思无已,但梦中重逢的欢娱极其短暂,梦后独处的凄怆却格外深长。如是者三,必然既想入梦,又怕入梦,乃至将梦作真、将真作梦。这就逗出“今宵剩把”二句:作者以“剩把”“犹恐”前后勾连,通过持灯反复照看展现这一对眷恋至深的情侣久别重逢的那种惊喜交集、喜极转忧的特殊心态。

全词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情况,似实而却虚,当前一现,倏归乌有;下片利用声韵的配合,宛如一首乐曲,使听者也仿佛进入梦境。全词造成两种境界,互相补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声音的谐美,足见晏几道词艺之高妙。

●鹧鸪天,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醉梅花》等。贺铸词因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称《半死桐》。前片第三四句和后片开头两句须对仗。此调取名于唐人郑嵛诗句“春游鸡鹿寨,家在鹧鸪天”。双调,五十五字,平韵。

●人之所以会缱绻怀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其人必是一位多情和深情的人,感情淡薄者一般不太会经常怀旧;二是其人大致有过一段值得怀念的往事,或者更有过今与昔、盛与衰的强烈对比,这样的人往往会产生“凄凉感旧”的心态。而晏几道则在这两方面都具有着“优厚”的条件。

晏几道是善于缱绻怀旧的,同一词牌,他抒发了深沉悲凉的伤时感逝情怀和身世之慨。

鹧鸪天

晏几道

斗鸭池南夜不归,酒阑纨扇有新诗。云随碧玉歌声转,雪绕红琼舞袖回。 今感旧,欲沾衣。可怜人似水东西。回头满眼凄凉事,秋月春风岂得知!

这首词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感伤情怀。

词的上片写当年在斗鸭池边征歌逐舞、饮酒赋诗的盛况。前两句写昼夜相继的游赏欢宴。酒阑之后,兴犹未尽,还在歌女的纨扇上题遍绮丽的新诗,可以想见词人的情意。接着用浓墨重彩勾勒天上的云,也像随着碧玉的歌声而飘转;红琼的舞袖回旋,仿佛裹着一身飞雪。“碧玉”“红琼”,是歌儿舞女的代称,也许就是作者最眷恋的小莲。小晏写歌声高亢,用“随”“转”,赋予歌声更大的感染力,可谓点石成金;写舞态婆娑,如流风回雪,形象可感,如在眼前。词论者,尝举此联与其父的“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相比,认为两联意同而小晏造语尤胜。

下片三句,点明词旨为怀旧。何以泪沾衣襟?两人像东西分流的水那样,再也不能会合在一起了。词人发出了深沉的叹息:依旧是那皎洁的秋月,依旧是那温煦的春风,但那个人儿早已不在眼前了,连同她清越的歌声,连同她妙曼的舞态,所留下的只是满眼凄凉。

“梦”意象在晏词中反复出现,有的通篇记梦,有的亦实亦梦。目的是借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还有时借梦写相思欢愉愁苦。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5:3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