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口通商大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口通商大臣 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下设机构。 常驻天津、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三口通商事务,并管理天津海关,除办理通商、涉外事务外,还负责兼办海防,主要是训练“洋枪队”和创办生产军火的天津机器局。 1870年天津教案后,改称北洋通商大臣,加“钦差”名义,由直隶总督兼任,管理直隶、奉天、山东三省通商、涉外事务,兼督海防和办理其他洋务。北洋大臣虽列于总理衙门之下,但并无直接隶属关系,只是所办事项按例皆由总理衙门承转。 北洋通商大臣和南洋通商大臣的地位和职权按规定是同等的,但由于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达28年之久,他专办清政府外交,兴办北洋海陆军,并在北方和长江流域筹办轮船、电报、煤铁、纺织等企业,致使北洋通商大臣的地位提高,职权扩大,势力远远超过南洋通商大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