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咽说
气功术语。 出《黄庭内景玉经注》。本论详细阐述了“三十六咽”的具体做法及其要求。摘引如下:“三十六咽玉池里,此之谓也。若未绝粒,即须少食,务令腹中旷然虚净,无问坐卧,但腹空则咽之。 一日通夕至十度,自然三百六十咽矣。若久服通顿至三百六十咽亦谓之中成,一千二百咽,谓之大成,是为太息也。 如小胎息,但闭气数至一千或一百息,亦谓之大成。然不能炼形易质,纵得长生,如同枯木无精光也。 凡有摄养乘宜卒生疾患,但依服气法急治之,取差咽气时,不必三十六咽也,上至三十咽,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咽。 并得腹内气转四肢,通则边卧放,散手,闭口,任气从神庐中往来,令微微然但微之又微,闭气多出少是法,此可真胎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