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孤独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孤独症

孤独症gudu zheng

由坎纳(A·Kanner)最早发现,最初定义为早期婴儿孤独症。指发生于童年早期(0~3岁)的一种发育性障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
❶缺乏应有的情感反应,十分孤独,不与人交往,与父母无依恋之情,对陌生人也无惧怕反应,这种社交困难延续至青春期。
❷言语发展迟滞,理解和运用言语的能力低下,甚至终生不能掌握语言。
❸仪式性或强迫性行为,无想象力。除此之外,大多数患儿智力低下,或认知有障碍,少数患儿伴有癫痫。多年的研究否定了此症与精神病、精神分裂同出一辙的看法,认为生理病因的可能性较大,但并没有确切病灶。本症的诊断主要依据发病年龄和临床表现,以期与其他病症相区分。其预后效果取决于患儿发育障碍的程度,个体差异较大。

☚ 孤儿   孤独和反常儿童行为评定工具 ☛

孤独症autism

系动作与行为障碍的一种。表现为患者整个精神活动与环境脱节,离群独居,除生活必需的接触外,不与他人进行任何联系;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独自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此种情况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孤独症

孤独症Guduzheng

发生于童年早期(3岁之前)的一种发育性障碍。其发生率为万分之四至五,男和女的比例约为1.4—4比1。A·坎纳最早对本症进行了研究,曾称为“早期婴儿孤独症”。以后有很多人进行过研究并改称“孤独症”,同时改变了长期以来认为本症和起病于童年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是一回事的观点。孤独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
❶社交困难。患儿对父母没有依恋的情感,与人无情感联系,不和人交往;对陌生人没有怯生之感;没有和人眼对眼的对视,不会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情感或需要。
❷言语发展迟滞并伴有某种特殊的言语异常,特别是难于使用言词与人进行交往。言语理解力差,偶而有模仿性言语和刻板性言语,有时有代词错用等。这种患儿约有半数终生不能掌握有用的语言。
❸仪式性或强迫性行为。持续刻板的游戏形式,缺少变化,缺乏想象力。环境的极平常变化也会使患儿感到心烦意乱。对致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由于脑的器质性和机能性障碍;有人认为是由于感知和言语的障碍而导致与人接触的障碍;也有人认为是由于母子关系的障碍。近年来人们多认为本症是特殊的发育障碍,既有遗传和脑机能障碍的原因,也有亲子关系等社会性原因。对本症的治疗除药物治疗外,还可采用行为疗法、游戏疗法和早期的教育训练予以矫正。

☚ 权威父母   弹性儿童 ☛

孤独症

即内向性。

孤独症autism

亦称“自闭症”。指一种发生于婴幼儿时期(3岁以前)的情感失调。首先由L.坎纳提出,他认为孤独症代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临床心理精神失调症。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中(DSM-Ⅲ,1980)对孤独症提出下列标准:发生于婴儿期,一般在30个月龄之前发作,对他人缺乏反应;语言发展严重落后;抗拒变化,要求环境保持恒定不变。没有精神病的任何症状。病因不明,但倾向于认为是一种基本的认知失调。发病率为0.1%~0.4%,男性是女性的2.5至4倍。近来多把本症视为发育性障碍,既有遗传及脑机能方面的原因,又有亲子关系等社会性归因。除药物治疗外,可采用行为疗法、游戏疗法和早期教育训练予以矫正。

孤独症

孤独症autism

亦称“自闭症”、“小儿广泛性发展障碍”。发生在幼儿期的脱离现实和人际关系的精神障碍。患儿显示出一种自我封闭的行为,社会退缩,有时甚至连妈妈也不理睬。具有奇特的刻板、固执倾向。认知言语发展水平受阻,保持缄默,活动千篇一律,对感觉刺激不能作出适当反应,对于习惯事物的变化产生强烈的心理抵抗感,对陌生环境产生焦虑反应,智能发展不平衡。对有些物体产生特殊依恋(如一个杯子或一件玩具),部分患儿有“孤岛”现象(即某一方面的智能,如机械记忆、日历计算等特别优秀),但大多数自闭症儿童是弱智。

☚ 产后精神病   自闭症 ☛
000050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