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辨》正字类文字著作。 ❶清熊文登撰。 7卷。主要辨析字形、 字音、 字义。 分为十门: 误写辨、 误读辨、 一字数音数义辨、 宜写古文奇字辨、 宜读经史真字辨、 形相类字辨、 声相类字辨、 从今从古辨、 楷篆异体辨。依《字汇》214部首次字。此书旨在纠俗学之误,返之于古,但作者疏于古音古字、偏颇拘执、遂至非今非古, 左右无据, 清人谓其书: “愈辨而愈远矣”。有《四库全书》本。 ❷近人顾雄藻撰。收易写错、读错、 用错的字3000多个, 分成义辨、 音辨、 体辨、词辨四大类, 每大类下设若干小类, 如体辨类下设同字及义通字、 本字、 正俗字、 简字、 字画正讹等五小类。 书前附检字。 通俗, 实用。 字辨 字辨顾雄藻1933年编辑、出版;商务印书馆1947年增订出版。32开,215页。分义辨、音辨、体辨、辨词4类。附字词首字部首笔画索引。增订时书后增加有补遗。 ☚ 字义类例 字辨补遗 ☛
字辨 字辨刘治平编。桂林华光书店1943年出版。重庆陪都书店1944年再版,32开,284页。从字义、字音、字体3方面辨字。 ☚ 字辨正编 文字指正 ☛
字辨 字辨试用本;中学生适用北京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室编,北京出版社1960年出版。 ☚ 通字方案 辨字手册 ☛ 字辨七卷。清熊文登(生卒年不详)撰。文登字于岸,南昌(今属江西)人。是书详辨字音字义字形,分为十门: (1)误写辨,(2)误读辨,(3)一字数音数义辨,(4)宜写古文奇文辨,(5)宜读经史真字辨,(6)形相类字辨,(7)声相类字辨,(8)形声相类字辨,(9)从今从古辨,(10) 楷篆异体辨。分部依梅膺祚《字汇》,意在纠正俗学之误,反之于古。然而熊氏不知古文和古音,辨得不古不今,进退无据。如谓“册”本作“ ”,不知篆文作“ ”,本象以韦贯简;谓“ ”本作“回”,不知篆文作“ ”,一笔旋转而成。又如谓“洚”音降又音红,不知 “东”、“江”古本一音; 谓“彭”音朋又音滂,不知“庚”、“阳”本亦一音。再如谓“逍遥”必当作“消摇”、“伏羲”必当作“虙戏”,不知联绵字主音有多形的特点,如此辨字,必将愈辨愈远,无裨于用。《四库提要》据安徽巡抚采进本著录于《存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