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威尔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威尔逊1856—1924Thomas Woodrow Wilson

美国总统(1913—1921)。生于弗吉尼亚州斯汤顿。先后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188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在几所大学任教授。擅长演说。1902年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1910年任新泽西州州长。1912年经民主党提名当选为美国第二十八届总统。任内提出一系列称为“新自由”的改良主义法案。减低关税,实行累进所得税法,铁路工人八小时工作制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推行中立政策,同交战双方进行军火贸易,使垄断资本家大发横财。1916年竞选总统再次获胜。1917年4月在德国战败形势日趋明朗时向德国宣战。1918年1月提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十四点原则。1919年1月率美国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会上发起成立国际联盟,采取扶植德国、支持日本、牺牲中国利益的立场。十月革命后,为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的组织者之一。1920年12月获诺贝尔和平奖金。1921年任满退休。主要著作有《分裂与重聚》、《乔治·华盛顿》、《美国人民史》、《美国的立宪政治》等。

威尔逊Woodrow Wilson

威尔逊的对外政策,1913—1917(美)埃德加·罗
宾逊 (美)韦
斯特·维克多
(美)麦克米兰公司1918年版428页
伍德罗·威尔逊的对华政策,1913—1917李田意耶鲁大学1950年版,堪萨斯城大学出版社
1952年版268页
伍德罗·威尔逊,顾维钧与巴黎和会上的中国
问题
金问泗雷登:塞托夫出版社1959年版
伍德罗·威尔逊和远东:山东问题上的外交(美)罗素·法菲
尔德
汉登鞋带出版社1965年版393页
致美国总统威尔逊电(1918年11月18日)孙中山民国日报(上海)1918年11月23日;孙中
山全集(4)第512页
美总统威尔逊谈我山东问题
美威尔逊总统发表演说谈中国问题
 申报1919年9月16日
申报1919年9月21日
威尔逊与中国邓楚川历史研究1964年2期,美国史论文选第
367页
伍德罗·威尔逊,中国与传教士,1913—1921(美)尤金·特兰
(美)长老会历史杂志1971年49卷4期
威尔逊对华“理想主义”外交的一个实例分析
读孙中山《致美国总统威尔逊电》的中译文
孙中山致威尔逊的三封电函
王晓德
高鸿志
高鸿志
山西大学学报1993年1期
近代史研究1993年4期
历史研究1994年4期

美国理想主义与中国的命运——评威尔逊对华
政策
蒋昌卓江海学刊2000年1期
美国威尔逊政府和袁世凯的帝制运动秦珊暨南学报2000年1期

威尔逊

 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民主党人。1856年生于弗吉尼亚州斯汤顿城。188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90年后历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校长,新泽西州州长。1913~1921年任总统。担任总统期间,曾提出“新自由”口号,主张实行政治的和经济的自由主义,并对拉丁美洲各国表示采取睦邻政策,实际上曾武装干涉墨西哥、尼加拉瓜、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乘机争取美国在国际上的领导权。大战后期,促使美国参战,并于1918年1月,打着和平的幌子提出帝国主义的和平纲领所谓“十四点”,旨在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和夺取世界霸权。大战结束后,代表美国出席巴黎和会,在会上与日本妥协,牺牲中国利益。曾参加组织武装干涉苏俄。1924年病逝。著有《华盛顿传》、《美国人民史》、《美国宪法政府》等。

威尔逊?~Wilson,George H.

美国国际法学者。曾任哈佛大学和美国海战学院国际法教授,国际法研究院院士。《美国国际法杂志》主编。主要著作有:《国际法》(1910),《海牙仲裁案例》(1915)


威尔逊1742—1798James Wilsan

美国律师、政治理论家、《独立宣言》的签署人,1787年制宪会议代表。1765年由苏格兰徙居北美,在费城学院任教授,后从政并攻习法律,长期任大陆会议代表。1787年参与美国宪法起草;1790年指导宾夕法尼亚州宪法的起草工作。1789—1798年任联邦最高法院助理法官,在“奇泽姆诉佐治亚州”一案判决中确认美国人民形成为一个民族。1796—1797年,由于经营土地投机卖买而破产,造成健康和事业的无可挽回的打击。威尔逊的有名著作是《英国议会立法权力的性质和范围的探讨》(1774)。该书提出:一切人本于自然都是平等、自由的,不论何人,对他人,若非征得其同意,就没有统治的权力。一切合法政府都基于被统治者的同意;而被统治者之所以同意,为的是保障和增进自己的福利和快乐,使其比自然状态下所享有的更多。因此,社会的福利和快乐是一切政府的第一条根本大法。其次,英国人的权利和自由能得充分保障,在于它的法律必须经过君主、贵族(院)、平民(院)三个方面的同意。但在英国议会中,美国代表并无一人,因而根据英国宪法精神和殖民地人民福利的要求,美洲殖民地人民不应当接受英国议会的管辖。最后,美英均在一个君主管理之下,它们的地位必须平等。

威尔逊1929—Edward Osborne Wilson

当代美国动物学家,“社会生物学之父”,现代进化伦理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基因伦理学,基因选择论和基因决定论的始倡者和阐释者。早年就读于亚拉巴马大学,1955年在哈佛大学获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昆虫学馆馆长,美国科学院院士、艺术美学与科学研究院院士。他的代表著作《昆虫社会》 (1971)、 《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1975)、《论人的本质》(1978)都曾在学术界引起过较大的反响。其现代进化伦理思想也基本上反映在这三本著作中。威尔逊借助昆虫世界的资料及其分析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构造和人类行为的内在发生机制。他的基因伦理学的提法和基因选择论与基因决定论的理论主张,也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斯宾塞的“最适者生存”为其理论依据的。不过,这里的最适者既不是指最适的个体和群体,而是指最适的基因的生存。由此出发,他根据分子遗传学上的假设,将塞缪尔·巴特勒的格言“鸡只是一个鸡蛋制造另一个鸡蛋的工具”改造成“有机体只是DNA复制更多的DNA的工具。”(《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1975年英文版,第3页)并进而认为包括道德行为在内的一切社会行为,都不过是基因所役使的工具。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动物的各种行为,都可以追溯到基因,都能由基因得到解释。例如,“我们对战争的易接受性,男性主导,为他人而作出的自我牺牲、乱伦禁忌、男性攻击性、同胞利他主义,以及在某种确定的范围内,宗教行为也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即使我们试图废除宗教,但由于宗教已被预先编入我们基因的活动程序之中,所以,我们是无法从人性中将它废除掉的。”(萨哈金:《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1982年英文版,第560页)有鉴于此,威尔逊相信他的基因选择论正在完成一场达尔文式的革命,因而断言只有能对情绪和伦理判断的机制在细胞水平上加以拆装,才能搞清楚它们的性质。这就使他的伦理主张更加具有了生物还原论的色彩。

威尔逊

美国第28任总统,民主党人。1856年12月28日生于弗吉尼亚州一牧师家庭。1886年在霍普金斯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02~1910年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倡导导师制。1912年当选总统,1916年连任。1917年4月6日对德宣战,参加一战协约国集团。1918年1月8日,创导成立国际联盟,提出威尔逊十四点计划。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1919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20年因美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和拒绝批准美国参加国际联盟而被迫辞职。1924年2月23日去世。

威尔逊

威尔逊1856-1924Weierxun,Woodrow Wilson

美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历史学家、美利坚合众国第28任总统(1913-1921)。生于弗吉尼亚州的斯汤敦县。自幼接受严格的学校教育,先后就学于北卡罗来纳州戴维森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共受了13年高等教育。188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宾夕法尼亚州布林·玛尔女子学院、康涅狄格州韦斯莱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1902年10月至1910年9月,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倡导导师制等教育改革。1910年11月当选新泽西州州长,推行教育、选举、市政等一系列改革,有“进步派政治家”之称。1912年11月竞选美国总统成功,蝉联两届。任总统期间,他对内推行“新自由”改革,涉及降低关税率、确立联邦储备体系、制订反托拉斯立法以及颁布工人罢工合法、铁路工人8小时工作制、禁止使用童工等法案。对外政策上,因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狼烟四起,威尔逊先是宣布美国“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要做到中立”,继而不失时机地、有步骤地将孤立主义传统根深蒂固的美国拖入战争。1917年1月22日,曾提出“没有胜利的和平”的议和原则。4月2日,要求国会对德宣战;6日,签署宣战书。1918年1月8日,提出“世界和平纲领”,即“十四点”。其主要内容是公开外交、公海自由、建立国际联盟等。1918年12月至1919年6月,亲率美国代表团参加巴黎和会。因国联计划招致反对,威尔逊从1919年9月4日起,不顾体弱多病,开始在全国巡回演说,以谋求支持,25日病倒;10月2日,返回白宫后,因精疲力竭,抑郁之至,患中风而半身不遂。1920年12月接受191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1924年2月3日,因患心脏病而在华盛顿去世。著有《国会政体》、《美国人民史》等。

☚ 西奥多·罗斯福   拉丁美洲近代史 ☛

威尔逊

威尔逊1869.2.14~1959.11.15Wel’erxunCharles Thomson Rees Wilson

英国物理学家。生于苏格兰。1888年入剑桥大学的悉尼·苏撒克斯学院学习。1896年获得博士学位。他是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中的物理学家。1925年任剑桥大学教授。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并获科普利奖章。威尔逊在科学上的最主要贡献是有独创性地发明了“威尔逊云室”。它是基于下述事实:当一个荷电的快速运动的粒子经过空气(或任何其它气体,如水蒸汽、酒精蒸汽、乙醚蒸汽等)时,沿着它的路径将产生离子。如果粒子所经过的是含饱和水蒸汽的空气,这些离子将成为小水滴的凝结中心,于是沿着粒子的轨道,将看到一条细长的雾的径迹。因此,云室可以用来探测带电粒子,并可以用照相记录。1911年威尔逊首先观察到并照相记录了重核衰变时放射的α粒子和β粒子的径迹。经过多年的改进和完善,到1928年,威尔逊已把云室装备得非常完美。此后,这一技术在全世界实验室得到广泛应用,为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由于云室的发明和工作成绩,威尔逊获得了192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 玛丽·居里   卢瑟福 ☛

威尔逊1856—1924Woodrow Wilson

美国第28届总统,行政学家。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校长、新泽西州州长等职。1887年发表《行政研究》一文,开行政学研究的先河。主要观点是: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用功绩制取代分赃制;学习英国的文官制度等。对当时美国行政机构的改革和行政学发展为一门独立科学有很大影响。

威尔逊

❶(1856~1924)美国第28任总统。1917年决定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❷(1920~ )美国前海军陆战队司令,海军陆战队上将。
❸(1919~)美国前太平洋空军司令,空军上将。

威尔逊

威尔逊1856—1924

美国政治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公共行政学者。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及校长、新泽西州州长和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1887年美国《政治学季刊》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行政研究》,标志着行政学研究的开端。他指出: 行政科学应当建立在单一的组织原型的基础上,它普遍适用于一切政治制度;任何良好的行政科学必须使它自己从政治学领域中分离出来;行政科学的指导价值是效率;有效的公共行政要求政权权力有单一的领导中心。他看到了当时美国传统的民主政治所产生的行政上软弱无力、涣散迟缓、效率低下等弊端,提出不要害怕权力。权力本身并不可怕,只要控制得当,权力愈大愈好,“为了效率,不能不相当地牺牲民主”。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把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人,因而被西方行政学界推崇为公共行政学的鼻祖。

☚ 专业行政管理   怀特 ☛

威尔逊

威尔逊1856—1924

美国第28任总统(1913—1921)。生于弗吉尼亚州斯汤顿城一牧师家庭。曾在戴维森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188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02—1910年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1913年起连任两届总统。民主党人。对内在经济方面推行新政策,对外在拉丁美洲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先“中立”,后促使美国参战(1917年4月),1918年1月提出 “14点原则”,谋求世界霸权。伙同英、法策动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1921年被迫退出政界。1919年曾获诺贝尔和平奖金。1924年2月3日去世。著作有: 《国会政府》、《美国政治研究》、《华盛顿传》、《人民美国史》 (5卷) 等。

☚ “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
000021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