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姓长屯长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姓长屯长制

清政府对东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实行的行政制度。清代对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以东至库页岛在内的赫哲、费雅喀、鄂伦春、恰克拉、奇勒尔等族未编入八旗的居民,统称“边民”。为了加强管理,将其编入户籍,以噶珊(村屯) 或氏族为单位,各设姓长(族长)、屯长,分户管辖,作为基层政权。据1841年统计,已达2300多户,56个姓,散布在255个村屯中。各村屯“有警则声气相通,安常则渔猎得所。”按清政府规定,边民每人每年须向国家交纳貂皮一张。初由宁古塔副都统派员征收,后由统一规划的三姓副都统治理。清政府通过姓长屯长制,控制和统治边疆各族人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