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昆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昆吾Kūnwú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世本》云: “己姓之国,夏时诸侯伯,祝融之后。” 《史记·楚世家》载: 陆终六子,“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 桀之时,汤灭之。” 昆吾故城在今河南濮阳县西三十里。 昆吾kūn wú(字)王锷,唐代人,除检校司空。 昆吾kūn wú(字)樊封,清代人,副贡,有论语注商。 昆吾kūn wú山名,据说其山出铜,制剑削玉如泥。也借指剑。郭震《古剑篇》: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草肥牧腰褭,苔涩淬昆吾。 昆吾❶貴重之石。《漢書》司馬相如《子虛賦》:“其石則赤玉玫瑰,琳珉昆吾。”《史記》作“琨珸”。 昆吾kūn wú山名。据说此山出铜,以之作剑割玉如泥。郭震《古剑篇》:“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昆吾 昆吾夏的盟国,在今河南许昌东,己姓。《商颂·长发》六章:“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毛《传》:“有韦国者,有顾国者,有昆吾国者。”郑《笺》:“韦,豕韦,彭姓也。顾、昆吾,皆己姓也。三国党于桀恶,汤先伐韦顾,克之,昆吾、夏桀则同时诛也。” 《淮南·俶真训》高诱注:“昆吾,夏伯,桀世也。”又《地形训》注: “昆吾,楚之祖,祝融之孙,陆终之子,为夏伯。”陈奂《传疏》:“昆吾国即卫帝邱,帝颛顼之虚也。夏后相亦居此。相为尧灭,而少康邑诸纶。是卫本相都,夏道既衰,昆吾作伯,当在相灭之后,其居卫亦必在相灭之后。《左昭十二年传》曰: ‘楚之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 《史记·楚世家》服虔注云: ‘昆吾曾居于许。’ 是也。昆吾居卫在后,居许在先。” ☚ 尚父 牧人 ☛ 昆吾泛指利剑。清刘大櫆《结交篇》诗: “结交结侠烈, 佩剑佩昆吾。 ” 昆吾己姓。《詩經·商頌·長發》: “韋顧既伐,昆吾夏桀。” 鄭玄箋: “顧、昆吾,皆巳姓也。”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石部 > 奇石 > 昆吾 昆吾 kūnwuǔ 石名。傳説出八方巨海之流洲,冶石爲鐵作劍,鋒利無比。舊題漢·東方朔《十洲記》:“流洲,在西海中,地方三千里,去東岸十九萬里,上多山川,積石名爲昆吾。冶其石成鐵作劍,光明洞照如水精狀,割玉物如割物。”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異域部 > 山川 > 昆吾 昆吾 kūnwú 傳說中日所經之丘名。位於南方。《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昆吾,是謂正中。”高誘注:“昆吾邱,在南方。”漢·張衡《思玄賦》:“愁鬱鬱以慕遠兮,越卬州而遊遨。躋日中于昆吾兮,憩炎火之所陶。”南朝梁·王僧孺《從子永寧令謙誅》:“眇眇輕艫,悠漫長塗。風生閶闔,日去昆吾。” 昆吾kūn wú〖名词〗 好剑 好剑宝剑 宝锷 吴剑 萍剑 星剑 灵剑 龙剑 雄剑 青剑 良剑 鸣剑 双龙 玉龙 电铗 躅镂 青锋(青锋剑) 神兵 玉靶 斗紫吴干 龙文(龙文剑) 星辰剑 ☚ 刀剑等武器 剑的各部 ☛ 昆吾夏的同盟部落。已姓。《诗·商颂》: “韦顾既伐,昆吾夏桀。”初居今河南濮阳县,夏衰,昆吾为夏伯,迁于今河南许昌县东。善作铜器及陶器,夏启曾铸鼎于昆吾。后为商汤所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