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馆Ruyiguan
清代的宫廷绘画机构。《清史稿》载,“清制画史供御者,无官佚,设如意馆于启祥宫之南,凡绘工文史,及雕琢玉器、装潢帖轴皆在焉。初类工匠,后渐用士流,由大臣引荐,或献画称旨召入,与词臣供奉,体制不同。”如意馆的绘画创作代表了清代宫廷绘画的水平,其题材主要分为宫廷中的日常生活、历史题材、宗教题材、装饰绘画等几大类。宫廷生活及历史题材的绘画中对于人物肖像、服饰、武器、仪仗、器物、舟车的具体描绘,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欧洲传教士画家带来的西画技法,对清代的宫廷绘画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清代的宫廷绘画总的来说,宫廷气息浓郁,华丽繁琐,形式因循守旧,缺乏生机。
清代内府制作器物的一个机构。隶养心殿造办处。“如意”,器物名,取玉、牙、角或名石为材制成。清代如意,长一二尺,其端雕琢成灵芝形、祥云形,柄微曲。其名象征吉祥,惟供玩赏、陈设、赠赐用。该馆设在启祥宫南,屋连数楹,内设玉匠、牙匠、画匠等,俱于※旗鼓佐领、※内管领内择人充之,属※包衣。攻玉之人,并非尽是制作如意;作画之人,亦裱褙帖、轴。西清《黑龙江外记》载:将军衙署诸司亦设“画匠,裱褙屋宇、装钉书籍者也,实不副实”。一说,该馆颇不乏一代作画高人,常得帝后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