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失乐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失乐园》

《失乐园》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英国诗人弥尔顿(1608—1674)的长诗。天国大天使撒旦因不满上帝的统治,率领部份天使起来造反,失败后被囚于地狱仍不屈服,并继续鼓励天使们设法复仇。后来,撒旦引诱上帝所创造的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吃了伊甸园中智慧树上的禁果,上帝便将他俩逐出伊甸园。最后,撒旦以破坏了天国乐园而实现了对上帝的报复。这一题材虽主要来自《旧约·创世纪》的故事,但作者按长诗思想内容的需要进行了彻底的创造,赋予了全新的意义,成为一部寓时代精神于宗教题材的壮丽史诗。

长诗中的上帝、亚当和夏娃、撒旦,在作者一反宗教传统观念的笔下,被塑造成了三种不同的典型形象。主宰宇宙的上帝,被描写成专横跋扈、倒行逆施的暴君。他“为所欲为,无不由他布署”,从对这个暴君形象的刻划中,人们清楚地看到了王政复辟后的查理二世的凶相。《圣经》中超凡出世、迷恋天国的亚当和夏娃,写成了受暴政压迫而丧失自由的人的代表。为了探索真理和生命的奥秘,他们不惜牺牲“天堂的幸福”。他们是人类觉醒的象征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化身。而长诗中的主人公,则是原来地狱中的魔鬼撒旦,作者把他塑造为一个敢于反抗权威,勇于坚持斗争的英雄形象。他一再谴责上帝:“维持着江山,作威作福”。在反抗上帝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他被上帝打入地狱后,仍然毫不气馁,继续保持着高昂的革命斗志。在破坏上帝乐园时,他更表现了“赴汤蹈火,我甘愿承担”的自我牺牲精神。撒旦这一形象,艺术地再现了当年资产阶级革命战士英勇不屈的坚强意志和反抗精神。长诗通过亚当和夏娃对完美生活形式的追求,否定了封建阶级的专制统治;通过撒旦对上帝的反抗,表现了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英勇气概和对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

长诗规模宏伟,风格高昂,气势壮阔,具有史诗特色。诗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描绘阴森恐怖的地狱,浩瀚无边的宇宙和上界天国乐园中的各种景象,展现了广阔博大的背景,制造了庄重豪迈的气氛,更好地突出了撒旦反对暴君上帝的叛逆性格。诗中借助丰富的想象,又更完善地表达了思想内容。对亚当和夏娃在乐园的生活情景,作者运用把神人化的方法,写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真实感人。撒旦与上帝在天郊的战斗是全诗的重点,作者更是驰骋想象,以夸张的手法设计了“刀兵如水”、“烈马如焚”和“拔山相掷”、“天壁坼裂”的非凡情节,来升华长诗的寓意,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失乐园

长诗。弥尔顿作。取材于《圣经》,用无韵诗写成,共12卷。叙述撒旦被逐出乐园的故事。作者借撒旦这一形象歌颂了反封建专制的斗争精神。

失乐园

《失乐园》

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的奠基人马萨丘的作品。约作于1426年。是佛罗伦萨圣马利亚·第尔·加尔米奈的教堂壁画之一。此画是根据旧约圣经创世纪第二章亚当与夏娃受蛇的诱惑,偷吃禁果,被耶和华大神逐出伊甸园一节内容制作的。作品构图简单,主题突出。亚当、夏娃裸体形象的精确造型为欧洲绘画中前所未见,鲜明地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思想,完全摆脱了中世纪的宗教禁欲主义。画中,亚当在悔恨之中双手掩面,跨着沉重的步伐; 夏娃则用两手掩盖着乳部和下体,以表示内心的羞愧。画家以极其概括的笔力,充分体现了被逐出乐园的亚当与夏娃的处境以及他们痛苦、绝望的心情。这是马萨丘多数壁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

☚ 蛙声十里出山泉   最后的晚餐 ☛
失乐园

《失乐园》

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的奠基人马萨丘的作品。约作于1426年。是佛罗伦萨圣马利亚·第尔·加尔米奈的教堂壁画之一。此画是根据旧约圣经创世纪第二章亚当与夏娃受蛇的诱惑,偷吃禁果,被耶和华大神逐出伊甸园一节内容制作的。作品构图简单,主题突出。亚当、夏娃裸体形象的精确造型为欧洲绘画中前所未见,鲜明地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思想,完全摆脱了中世纪的宗教禁欲主义。画中,亚当在悔恨之中双手掩面,跨着沉重的步伐;夏娃则用两手掩盖着乳部和下体,以表示内心的羞愧。画家以极其概括的笔力,充分体现了被逐出乐园的亚当与夏娃的处境以及他们痛苦、绝望的心情。这是马萨丘多数壁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 蛙声十里出山泉   最后的晚餐 ☛
0000710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