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太阳高度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Taiyang gaodu当时当地太阳高度角,即太阳对地平面的倾角。对于一个地点来说,太阳位于天顶,其高度角是90°;太阳位于地平圈上,其高度角是0°。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主要受一天中的时刻,季节和纬度三个因素制约,产生了日、季节和纬度的变化。人类对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体验最深。早晨,太阳出地平时,高度为0°;日出后,高度增大,到正午时,太阳上中天,此时高度最大,称正午太阳高度;午后,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到傍晚没地平时降至0°。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不受纬度和季节的影响。不同纬度,太阳高度不同。在太阳直射的纬度上为90°,从这里开始同时向南北两方向降低。各纬度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地与直射点间的纬度差值。例如,当太阳直射北纬10°时,北纬40°地区的太阳高度就等于90°-(40—10°),为60°。季节不同,太阳高度也有很大差异。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该地太阳高度为90°,自此向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极均降至0°;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地太阳高度为90°,以此分别向南北降低,南极达到最低为-23°26′。冬至日,南回归线太阳高度为90°,向南向北渐低,北极点降至-23°26′。不同纬度地区,太阳高度的变幅不同。在南北回归线之内,纬度越低,变幅越小;纬度越高,变幅越大。赤道地区太阳高度年变幅为23°26′,南北回归线以上地区均为46°52′。南北回归线之内,终年太阳高度角很大,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除外)。太阳高度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球表面获取热量的多寡,太阳高度角越大,地表单位面积上获取的热量越多。因而,它是地球上四季和五带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时间上看,春分日以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到夏至日达最大,此时该地区为夏季。秋分日之后,以上地区太阳高度渐低,冬至日降至最低,此时这里为冬季。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好相反。从全球范围看,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高度很大,可达90°,为热带;南北极圈以内最低,可低于0°,为寒带;二者之间为温带。 ☚ 夏令时 圭表 ☛ 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Taiyang gaodu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是90°。正午的太阳高度,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太阳高度随着纬度的不同和季节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着。从纬度变化来看,在春分、秋分点上,太阳直射赤道,在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赤道向南、向北的各纬度上太阳高度逐渐降低。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正午时当地太阳高度为90°,向南、向北太阳高度逐渐降低。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正午时当地太阳高度为90°,向南、向北逐渐降低。从季节的变化上来看,每年6月22日前后,在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高度,每年12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在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情况正好相反。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各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时间,故有两次太阳高度最大值的变化。地球上任一纬度,任一时间的太阳高度可用公式:h=90°+φ±δ,来计算。式中h为所求太阳高度角,φ为所在纬度,δ为太阳赤纬(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下表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时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值。
☚ 经线和纬线 四季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