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太子侍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太子侍讲 太子侍讲官名。宋代置。掌规谏太子过失。(见:太子侍读) ☚ 太子侍读 太子文学 ☛ 太子侍讲 太子侍讲官名。职掌备太子询问。东汉即有侍讲,但非官名,南北朝以来始有侍讲之官。唐玄宗开元十三年 (725) 于集贤殿设侍讲学士、直学士,与侍读学士并置。还设有翰林院侍讲学士。皆以外官通经史文学者充之,职掌皇帝询问,讲解经史。后唐代诸王府、东宫亦设有侍讲官。宋代除诸王府设侍讲外,又於翰林院设侍讲学士,与侍读合称侍讲官。宋神宗升储置太子侍讲1人。皇子在尚书房读书,各选翰林官分侍讲、侍读,择大臣二三人为总师傅,以综领其事。清置满、汉各三人掌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 ☚ 太子文学 左春坊 ☛ 太子侍讲tài zǐ shì jiǎng官名,三国末年始有此称,其后魏晋沿置,多以他官兼任,掌给太子讲授经史。《事物纪原·持宪储闱部·太子侍讲》:"后汉张酺以尚书讲论授皇太子,其事始见于此。魏官品始有太子侍讲,此置官之始也。"宋英宗治平三年,神宗升储,置太子侍讲一人;南宋沿置,正七品。见《宋史·职官志二》。 太子侍讲官名。三国魏始置,为太子属官,秩第六品。南朝宋亦置太子侍讲,以他官兼充,无职司,亦无固定员额。 太子侍讲东宫官名。 职源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十二月始置太子侍讲(《宋会要·职官》7之22,《宋史·职官志》2《东宫官》)。 职掌为太子讲解经、史。与太子侍读同。 官品正七品,与太子侍读同。“太子侍读序位在侍讲之上”(《宋会要·职官》7之30)。 简称侍讲。《玉海》卷129《至道东宫官》:“左谕德兼侍讲则大猷。”《宋会要·职官》7之26:“汪大猷兼太子谕德兼太子侍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