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軀幹部 > 經穴 > 天溪 天溪 tiānxīn 足太陰脾經穴。在任脈旁六寸,第四肋間隙中。天,指上部;溪,指兩肋間陷處。因其在乳旁肋間隙中,功善寬胸通乳,猶如溪水暢流,故名。主治咳嗽,痰多。乳癰。始見於晉代典籍,沿稱至今。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天溪,在胸鄉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太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清·廖潤鴻《針灸集成·足太陰脾經》:“天溪,主胸滿喘逆,上氣喉中作聲,婦人乳腫,㿉癰。” 天溪经穴名。代号SP18。出 《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胸部第四肋间隙中,距胸正中线6寸处; 或于乳头旁开2寸取穴。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并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胸腹壁动、静脉及第四肋间动、静脉通过。主治咳嗽气逆,胸胁满痛,少乳,乳痈,呃逆等。斜刺0.3~0.5寸 (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 或艾条灸5~10分钟。 天溪tiānxī经穴名。代号SP18。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位于第四肋间隙,距胸正中线6 寸处。主治咳嗽, 胸胁痛, 少乳, 乳腺炎等。斜刺0. 5 ~ 0. 8 寸。禁深刺。灸3 ~5 壮或5 ~10 分钟。 天溪 天溪Sp18Tianxi足太阴脾经穴。首见《甲乙经》。位于胸部,在胸骨中线旁开6寸的第四肋间隙中。仰卧取之。简便取穴可于乳中穴外侧2寸,第四肋间隙中定取。局部有胸大肌,前锯肌,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胸腹壁动、静脉,肋间动、静脉;并有第四肋间神经。一般斜刺0.3~0.5寸。针后局部重胀。艾炷灸3~5壮; 艾卷灸5~10分钟。 ☚ 食窦 胸乡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