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时不如地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天时不如地利

 题解
 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主要阐述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在于人心的向背。施行仁政的人,人们都来辅佐他;反之,人们便都背弃他。孟子的这个认识是针对当时的历史现实,总结了前人的许多经验而提出来的。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具有发人深省的警醒力量。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譬如有座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郭,敌人包围起来攻打它而不能取胜。在长时间围攻中,一定有得天时的战役;可是还不能取胜,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了。再譬如另一守城者,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士卒的兵器和盔甲不是不锋利和不坚固,粮食不是不多;然而敌人一进攻,便弃城而逃,这就是占地利不如人和了。
 所以说,限制人民不必靠国家的边界,巩固国防不必靠山川的险阻,使天下威服不必靠武器的锐利。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自己的亲属都离开;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天下人都归顺他。以天下人都归顺的力量攻打连亲属都背离的人,所以仁德之君要么不用战争,如一用战争就必须胜利了。”
 赏读
 本篇观点精辟,论证严密,是影响深远的名篇。文章开门见山,摆出论点:天地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分别设例加以论证。第二部分叙述怎样才能达到“人和”,结论是“得道”,而所谓“得道”,就是行仁政,遵循治国之道;道之得失决定人心向背,自然也就决定了战争的胜负。为了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文章集中运用了递进、反衬、排比等手段。全文仅100余字可谓短小精悍,言简意丰,论理透辟,而且行文干净利索,自然畅达,不见斧凿之迹。就以文中举例而言,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从攻者角度而言;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从守者角度而言;论证道之得失决定战争胜负从胜者角度而言。角度屡次转换,而又使人不知不觉,恰到好处,可见作者笔底功夫。另外,文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已成卓绝千古的至理名言。
 


《天时不如地利》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12),亲戚畔(13)之。多助之至,天下顺(14)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5)

【注释】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地利,指有利的地理条件。至于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条件,古人往往认为非人力所能及,或者用迷信观点来理解,笼统的称为天时。

③〔三里之城〕方圆三里(那样小)的内城。城,指内城,有城墙。

④〔七里之郭〕方圆七里的外城。郭,指外城,也有城墙。

⑤〔环〕围,用兵包围。

⑥〔池〕城池,护城河。

⑦〔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指甲衣(皮革制的甲胄)。

⑧〔委而去之〕弃城而逃。委,放弃,扔下。去,离开。

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界限,指限制。域民,使动用法,把人民限制在本国领域内。

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巩固。固国,使动用法,使国家巩固。

(1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威,震慑。兵革之利,武器的精良,指武力强大。

(12)〔之至〕到了极点。之,动词,到。至,极点。

(13)〔畔〕通“叛”,背离,反对。

(14)〔顺〕归顺,服从。

(1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有,或。

【译文】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从各个方向攻打它,但是不能取胜。包围着从各个方向攻打,总会得到有利于进攻的天时了。然而不能取胜,这就是天时比不上地利。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利,粮食不是不多,(结果)放弃城池而逃走,这就是地利比不上人和。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能单靠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单靠山河的险要;征服天下,不能单靠武器的坚利。坚持正义的人就能得到多方面的帮助,违背正义的人必然陷于孤立。孤立到了极点时,亲戚都背叛了他。多方面的帮助到了极点时,天下的人都顺从他。用天下都顺从的人来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字数:1170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239-240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40:24